• 產品與解決方案
  • 行業解決方案
  • 服務
  • 支持
  • 合作夥伴
  • 關於我們

12-可靠性配置指導

目錄

06-RPR配置

本章節下載 06-RPR配置  (519.62 KB)

06-RPR配置


1 RPR

說明

·     當設備的係統工作模式為混插模式(工作模式中,包含有Hybrid關鍵字)時,才支持RPR。

·     關於係統工作模式的介紹,請參見“基礎配置指導”中的“設備管理”。

 

1.1  RPR簡介

1.1.1  RPR概述

RPR(Resilient Packet Ring,彈性分組環)是一種新型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訪問控製)協議,可運行於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光同步網絡)/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數字體係)、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密級波分複用)和以太網之上,為寬帶IP城域網運營商提供靈活高效的組網方案。

RPR技術是為了在城域網中支持大容量的數據業務而設計的,具有以下特點:

·     物理層多樣性

·     帶寬利用率高

·     支持廣播和組播

·     拓撲自動發現,支持節點的即插即用

·     快速保護機製,通過拓撲保護能夠實現50ms內的故障自愈

·     通過支持帶寬預留業務以及速率限製提供流量等級保證

·     公平的節點帶寬分配

1.1.2  RPR環網結構

RPR采用逆向雙環結構,數據沿環網在節點之間進行轉發,如圖1-1所示。

圖1-1 RPR環網結構示意圖

 

·     0環:RPR雙環中,數據幀發送方向為順時針的稱為0環,也稱Outer Ring(外環)。

·     1環:RPR雙環中,數據幀發送方向為逆時針的稱為1環,也稱Inner Ring(內環)。

·     節點(Station):RPR環網上的設備,負責接收和轉發數據幀。

·     鏈路(Link):連接相鄰節點的一段傳輸通道,相鄰節點之間由方向相反的兩條鏈路連接。

·     段(Span):RPR環網上兩個相鄰節點之間的鏈路,由方向相反的兩條鏈路組成。

·     域(Domain):多個連續的段和這些段上的節點構成了域。

·     西向端口:在0環上接收數據幀、在1環上發送數據幀的物理端口。

·     東向端口:在0環上發送數據幀、在1環上接收數據幀的物理端口。

·     邊(Edge):當段或和段相鄰的節點出現故障時,段不能轉發數據就成為邊。

·     環狀態:分為閉環和開環。不存在邊的環為閉環,存在邊的環為開環。

1.1.3  RPR數據操作

在RPR環網中,節點與環配合完成數據操作,操作方式包括以下四種:

·     上環(Insert):節點將來自RPR環網外的數據幀插入到RPR環網的數據流中;

·     過環(Transit):節點將RPR環網上途經本節點的數據幀轉發給下一個節點;

·     下環(Copy):節點從RPR環網的數據流中將數據幀複製一份並交給本節點的上層進行處理,該操作不會終止數據幀在RPR環網上的轉發;

·     剝離(Strip):節點終止數據幀在RPR環網上的轉發,將其從RPR環網上剝離下來。

注意

下環和剝離是兩個獨立的操作:下環隻是將數據幀複製一份給本節點,如果數據幀不在本節點被剝離,該數據幀將繼續在RPR環網上被轉發給下一個節點。

 

各節點分別采用上述基本數據操作及其組合來提供對單播、廣播、組播及未知單播的支持:

1. 單播實現

圖1-2 RPR單播實現示意圖

 

圖1-2所示,RPR對單播數據幀的轉發方式如下:

(1)     對數據幀在源節點執行上環操作,將其插入0環或1環的數據流中;

(2)     在數據幀途徑的每個中間節點,都對其執行過環操作;

(3)     當數據幀到達目的節點或其TTL值變為0時,對其執行下環和剝離操作。

可以看到,對於單播流量,RPR采取的是目的節點剝離方式,不同於傳統環網技術的源節點剝離。目的節點剝離能夠有效提高帶寬的利用率,使得帶寬的空間重用技術更高效。

2. 廣播、組播和未知單播實現

圖1-3 RPR廣播、組播和未知單播實現示意圖

 

圖1-3所示,RPR對廣播數據幀、組播數據幀和未知單播數據幀的轉發方式都相同,具體如下:

(1)     對數據幀在源節點執行上環操作,將其插入0環或1環的數據流中;

(2)     在數據幀途徑的每個節點,隻要其TTL值不為0,就都對其執行數據過環和下環操作;

(3)     當數據幀返回到源節點或其TTL值變為0時,對其執行剝離操作。

1.1.4  拓撲發現

RPR通過拓撲發現來收集環網節點的數目、環狀態、節點之間的排列順序等信息,並生成拓撲數據庫。當環網拓撲穩定後,對應的拓撲數據庫不再變化。

1. 拓撲數據庫

每個RPR節點都會維護一個拓撲數據庫,其中保存著整個RPR環網的拓撲信息,是節點生成選環表的主要依據。拓撲數據庫包含三個部分:

·     環網的拓撲信息,如:節點個數、環狀態和可用帶寬等;

·     本節點的拓撲信息,如:MAC地址、保護類型、節點保護狀態、節點名稱、本節點的拓撲信息校驗和以及鄰居節點的拓撲信息校驗和等;

·     其它節點的拓撲信息,如:MAC地址、有效狀態、可達狀態、保護類型、節點索引、保留帶寬以及節點名稱等。

2. 拓撲發現過程

在RPR的拓撲發現過程中,主要通過TP(Topology Protection,拓撲保護)幀、ATD(Attribute Discovery,屬性發現)幀和TC(Topology Checksum,拓撲校驗和)幀來傳播拓撲信息:

·     TP幀用來廣播各節點的配置和狀態信息,其它節點則根據收到的TP幀來更新自己的拓撲數據庫,最後使得環上的每一個節點對環的拓撲信息都有一個一致的認識;

·     ATD幀用來傳遞節點的MAC地址、名稱等屬性信息,這些屬性信息也會保存在拓撲數據庫中;

·     TC幀用來在相鄰節點間傳遞拓撲信息校驗和,用於校驗鄰居節點和本節點的拓撲數據庫是否匹配,以判斷RPR環網拓撲是否穩定。

這三種幀都是周期性發送的,且周期長度都可以進行配置。其中,TP幀和TC幀有兩種發送周期——快速發送周期和慢速發送周期:

·     當環上節點初始化,或者環上節點檢測到拓撲發生變化時,將觸發TP幀的快速發送,迅速將網絡拓撲信息傳遍整個網絡。以快周期發送TP幀後,再以慢周期發送;

·     當環網拓撲穩定並收斂後,將觸發TC幀的快速發送,以快周期發送TC幀後,再以慢周期發送;

·     無論拓撲情況如何,ATD幀都是按用戶設置的周期定時發送。

1.1.5  故障響應方式

RPR故障自愈能力非常強,其保護機製可實現事件檢測、快速自愈,以及在光纖或節點故障後業務快速恢複,從而使網絡能夠迅速檢測到故障並作出適當反應,保證業務在50ms內快速恢複。RPR支持的故障響應方式有以下兩種:

1. Passthrough

目前,設備不支持Passthrough故障響應方式。

Passthrough模式主要用於節點故障。當節點檢測到內部故障時,可以進入Passthrough模式,此時節點就類似於一個中繼,本地不再接入任何的業務,到達該節點的任何數據幀都以透明方式直接轉發,且該節點在環網的拓撲圖中不可見,如圖1-4所示的Station B。

圖1-4 Passthrough模式示意圖

 

2. 保護倒換

如果節點不再具有轉發數據幀的能力,比如掉電或光纖斷開等原因造成的故障,節點就需要進入保護倒換方式。保護倒換可分為以下兩種模式:

·     Wrapping模式:當RPR環網上的某段鏈路或某個節點發生故障時,故障點兩端的兩個節點處自動環回(即把0環和1環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閉合單環。該模式可保證節點快速倒換,數據幀基本不會丟失,但比較浪費帶寬。

·     Steering模式:當RPR環網上的某段鏈路或某個節點發生故障時,故障點兩端的兩個節點先更新自己的拓撲數據庫,再快速發送TP幀給RPR環網上的其它節點,其它節點根據收到的拓撲信息更新拓撲數據庫,此後,各節點將按照新的拓撲發送數據幀。該模式避免了帶寬的浪費,但由於需要重新收斂,恢複時間較長,可能會造成一些業務的中斷以及部分數據幀的丟失。

圖1-5 保護倒換前後對比示意圖

 

圖1-5所示,正常情況下,數據通過0環由Station D傳輸到Station B,傳輸路徑為Station D—Station E—Station A—Station B。當Station A與Station E之間的鏈路發生故障後,進行保護倒換:

·     在Wrapping模式下,故障點兩端的兩個節點(Station A和Station E)上分別進行自動環回,新的數據傳輸路徑為Station D—Station E—Station D—Station C—Station B—Station A—Station B。

·     在Steering模式下,數據將直接切換到另一個環(本例中是1環)上進行傳輸,新的數據傳輸路徑為Station D—Station C—Station B。

RPR的保護倒換包括六個優先級,按照優先級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

·     FS(Forced Switch):強製倒換;

·     SF(Signal Fail):信號失效,與當前物理狀態相關;

·     SD(Signal Degrade):信號衰減,和當前物理狀態相關;

·     MS(Manual Switch):手工倒換;

·     WTR(Wait to Restore):等待恢複;

·     IDLE:空閑。

保護倒換發生的條件是保護請求,即隻有環上節點發出保護請求時,RPR環才會進入保護模式。保護請求的取值和優先級與保護倒換一致。其中,FS和MS是手工配置的保護請求,SF、SD和WTR是自動保護請求。若多個保護請求同時發生,優先級較高的將被優先處理,譬如:

·     當節點發出MS保護請求時,若環上存在優先級更高的保護請求,MS保護請求將會被清除。

·     當FS、SF發生在同一個節點的同一方向上時,由於FS保護請求的優先級比SF高,則先處理FS保護請求,SF的保護請求不能被立即執行。隻有在FS保護請求被清除時,SF保護請求才能被處理。其他情況下,兩個請求被各自處理。

1.1.6  集中式/分布式RPR

一個RPR節點對應一個RPR邏輯接口和兩個RPR物理端口,每個RPR物理端口又各自有一個MATE口。RPR物理端口是底層用來收發數據幀的端口,用戶可以在RPR邏輯接口下進行各種配置操作。

1. 集中式/分布式RPR的定義

·     集中式RPR:當一個RPR節點的RPR邏輯接口對應的兩個RPR物理端口位於同一塊子卡上時,稱為集中式RPR。

·     分布式RPR:當一個RPR節點的RPR邏輯接口對應的兩個RPR物理端口位於不同子卡上時,稱為分布式RPR。

2. 集中式/分布式RPR的區別

·     對於集中式RPR來說,當RRR物理端口所在接口板down掉後,該RPR節點將無法工作。

·     對於分布式RPR來說,如果RPR節點的兩個RPR物理端口中隻down掉了一個,而另一個仍能正常工作,那麼就相當於該RPR節點發生了Edge,可以通過處理保護事件使數據轉發在50ms內恢複,RPR節點仍然能正常完成本地數據流量的上下環。

·     對於分布式RPR來說,如果兩個RPR物理端口屬於同一個RPR節點,那麼這兩個RPR物理端口的MATE口必須用光纖連接起來。

1.1.7  RPR接口簡介

1. 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

最初,RPR節點由西向和東向這兩種RPR物理端口構成,芯片出廠時這兩個接口被固定為一對,若其中一個損壞,整個節點就會報廢。如果設備支持RPR邏輯接口,任意兩個RPR物理端口就可與一個RPR邏輯接口綁定成為一個RPR節點,當其中一個RPR物理端口損壞時,可再與其它RPR物理端口綁定;同時,用戶對RPR邏輯接口所作的配置也將同步到RPR物理端口上,從而簡化了配置過程。

RPR邏輯接口用來幫助實現RPR功能,它包括兩種類型:RPR接口和RPR-Bridge接口,前者屬於三層RPR邏輯接口,而後者則屬於二層RPR邏輯接口;RPR物理端口包括二種類型: RPRXGE和RPRPOS,每一個RPR物理端口都有一個對應的MATE口。

一個完整的RPR節點要正常工作,必須進行下列操作:

(1)     創建RPR邏輯接口;

(2)     把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進行綁定:

·     RPR節點要轉發數據,該節點對應的RPR邏輯接口至少要與一個RPR物理端口進行綁定。對於RPR物理端口來說,它也必須與RPR邏輯接口進行綁定後才能參與RPR環的數據轉發。

·     如果兩個RPR物理端口綁定到了同一RPR邏輯接口,那麼它們的MATE口必須連接起來,並且一定要保證MATE口連接正確,這樣在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綁定完畢之後,該RPR邏輯接口對應的RPR節點才可以轉發數據流量,否則將不能正常工作。

·     任意類型的RPR物理端口都可以與RPR邏輯接口進行綁定,但是綁定到同一RPR邏輯接口的RPR物理端口的類型和速率必須相同。

2. RPR主/從接口

如果一個RPR物理端口第一個與RPR邏輯接口進行綁定,該RPR物理端口就成為RPR邏輯接口對應RPR節點的主接口,而之後與該RPR邏輯接口綁定的RPR物理端口就是該RPR節點的從接口。所有與RPR協議運行相關的計算都在主接口上進行,包括執行配置命令、處理節點發生的保護事件、在拓撲不穩定的狀態下控製RPR協議報文的發送等;主接口計算完成後,會將計算結果同步到從接口上,保證主從接口數據一致。

當取消與RPR邏輯接口的綁定關係後,從接口就會變為主接口,執行與RPR協議運行相關的計算操作。

1.1.8  協議規範

與RPR相關的協議規範有:

IEEE802.17: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1.2  RPR配置任務簡介

表1-1 RPR配置任務簡介

配置任務

說明

詳細配置

配置RPR基本功能

配置RPR物理端口

可選

1.3.1 

創建並配置RPR邏輯接口

對  必選

1.3.2 

綁定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

1.3.3 

使能RPR MATE口的智能連接功能

可選

1.3.4 

改變RPR物理端口的類型

可選

1.3.5 

配置RPR節點名稱

可選

1.3.6 

配置RPR保護倒換

配置RPR保護倒換模式

可選

1.4.1 

配置RPR保護倒換恢複模式

可選

1.4.2 

配置RPR保護請求

可選

1.4.3 

配置RPR選環表

配置靜態選環

可選

1.5.1 

配置默認選環

可選

1.5.2 

配置RPR公平算法

配置預留帶寬或速率限製

可選

1.6.1 

配置節點的鏈路權重

可選

1.6.2 

配置RPR定時器

配置ATD幀定時器

可選

1.7.1 

配置Hold Off定時器

可選

1.7.2 

配置Keepalive定時器

可選

1.7.3 

配置拓撲穩定定時器

可選

1.7.4 

配置TC幀定時器

可選

1.7.5 

配置TP幀定時器

可選

1.7.6 

配置WTR定時器

可選

1.7.7 

測試RPR節點間的連通性

可選

1.8 

配置二層RPR擴展功能

可選

1.9 

 

1.3  配置RPR基本功能

1.3.1  配置RPR物理端口

說明

RPR物理端口包括RPRXGE和RPRPOS兩種類型。

 

表1-2 配置RPRXGE接口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XGE接口視圖

interface rprxge interface-number

-

 

配置當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的描述信息為“接口名 Interface”

配置當前接口統計報文信息的時間間隔

flow-interval interval

可選

關閉當前接口

shutdown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處於開啟狀態

恢複當前接口的缺省配置

default

可選

 

表1-3 配置RPRPOS接口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POS接口視圖

interface rprpos interface-number

-

配置當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的描述信息為“接口名 Interface”

配置當前接口統計報文信息的時間間隔

flow-interval interval

可選

配置當前接口的開銷字節

flag { c2 | { j0 | j1 } { sdh | sonet } } flag-value

可選

缺省情況下,RPRPOS接口的C2字節為0x16,SDH幀格式下的J0和J1字節都為空

配置當前接口的幀格式

frame-format { sdh | sonet }

可選

缺省情況下,RPRPOS接口的幀格式為SDH

配置當前接口的SD告警門限或SF告警門限

threshold { sd | sf } value

可選

關閉當前接口

shutdown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處於開啟狀態

恢複當前接口的缺省配置

default

可選

 

 

1.3.2  創建並配置RPR邏輯接口

1. 創建並配置二層RPR邏輯接口

表1-4 創建並配置二層RPR邏輯接口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二層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rpr-bridge  interface-number

必選

配置當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的描述信息為“接口名 Interface”

關閉RPR邏輯接口

shutdown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處於開啟狀態

恢複當前接口的缺省配置

default

可選

 

2. 創建並配置三層RPR邏輯接口

表1-5 創建並配置三層RPR邏輯接口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三層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rpr interface-number

必選

配置當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的描述信息為“接口名 Interface”

配置當前接口的MTU值

mtu size

可選

缺省情況下,三層RPR邏輯接口的MTU值為1500字節

關閉當前接口

shutdown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處於開啟狀態

恢複當前接口的缺省配置

default

可選

 

1.3.3  綁定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

綁定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的方法有兩種:

·     在RPR邏輯接口視圖下配置當前RPR邏輯接口與指定RPR物理端口進行綁定;

·     在RPR物理端口視圖下配置當前RPR物理端口與指定RPR邏輯接口進行綁定。

兩種方法配置效果相同,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但無論采用何種配置方法,都必須先創建RPR邏輯接口。通過多次執行本配置可以將不同的RPR物理端口綁定到同一個RPR邏輯接口上。

1. 在RPR邏輯接口視圖下配置

表1-6 在RPR邏輯接口視圖下配置與物理端口的綁定關係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的綁定關係

rpr bind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ringlet0 | ringlet1 }

必選

缺省情況下,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未綁定

 

2. 在RPR物理端口視圖下配置

表1-7 在RPR物理端口視圖下配置與邏輯接口的綁定關係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物理端口視圖

interface  { rprpos | rprx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RPR物理端口與RPR邏輯接口的綁定關係

rpr bind {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 ringlet0 | ringlet1 }

必選

缺省情況下,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未綁定

 

1.3.4  使能RPR MATE口的智能連接功能

如果兩個RPR物理端口綁定到了同一RPR邏輯接口,那麼它們的MATE口必須連接起來,並且一定要保證MATE口連接正確,這樣該邏輯接口對應的RPR節點才可以轉發數據流量,否則將不能正常工作。

當RPR的兩個RPR物理端口在同一個子卡上時,通過使能RPR MATE口的智能連接功能,RPR會自動把兩個RPR物理端口的MATE口通過內部部件連接起來,不再需要將這兩個RPR物理端口的MATE口用光纖在外部連接起來,從而簡化配置。

表1-8 使能RPR MATE口的智能連接功能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使能RPR MATE口的智能連接功能

rpr mate smart-connect

必選

缺省情況下,RPR MATE口的智能連接功能處於關閉狀態

該命令僅對綁定了2個2.5GPOS RPR物理端口的邏輯接口起作用,對綁定了10GPOS和10GE RPR物理端口的邏輯接口配置不成功

 

1.3.5  改變RPR物理端口的類型

通過改變RPR物理端口的類型,可將其物理層模式切換為10GE或10GPOS類型。

表1-9 改變RPR物理端口的類型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物理端口視圖

interface { rprpos | rprxge }interface-number

-

改變RPR物理端口的類型

rpr port-type { 10gpos | 10ge }

必選

 

注意

·     改變RPR物理端口的類型後接口板會自動重啟並切換到新類型,該端口上的原有配置將丟失。

·     本配置僅對10GPOS和10GE的RPR物理端口起作用,若對2.5GPOS的RPR物理端口執行本配置將返回錯誤提示信息。

 

1.3.6  配置RPR節點名稱

表1-10 配置RPR節點名稱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RPR節點的名稱

rpr station-name station-name

必選

缺省情況下,RPR節點沒有配置任何名稱

 

1.4  配置RPR保護倒換

1.4.1  配置RPR保護倒換模式

表1-11 配置RPR保護倒換模式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節點的保護倒換模式

rpr protect-mode { steer | wrap }

必選

缺省情況下,節點的保護倒換模式為Steering模式

 

注意

環上各節點所配置的保護倒換模式必須一致,否則會影響環的正常工作。

 

1.4.2  配置RPR保護倒換恢複模式

RPR有兩種保護倒換的恢複模式:

·     Revertive:可恢複模式,即當WTR定時器超時後,節點立即恢複為IDLE狀態。

·     Non-revertive:不可恢複模式,即當WTR定時器超時後,節點維持自動保護狀態,直到環上其它地方發生高優先級保護請求時才恢複為IDLE狀態。

表1-12 配置RPR保護倒換恢複模式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節點上保護倒換的恢複模式

rpr reversion-mode { revertive| non-revertive  }

可選

缺省情況下,節點上保護倒換的恢複模式為可恢複模式

 

1.4.3  配置RPR保護請求

用戶可通過配置發送FS(Forced Switch,強製倒換)或MS(Manual Switch,手工倒換)保護請求來觸發保護倒換,也可通過配置發送IDLE保護請求來清除本節點上手工配置的保護請求。

表1-13 配置RPR保護請求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在指定子環上配置RPR保護請求

rpr admin-request { fs | ms | idle } { ringlet0 | ringlet1 }

必選

 

1.5  配置RPR選環表

每個RPR節點都會維護選環表,並根據選環表中的內容來決定到環上某個目的節點的數據幀從哪個子環發送,即決定該數據幀的發送路徑。選環表條目包括目的節點MAC地址、數據幀從哪個子環發送等信息。

RPR選環表包括動態選環表、靜態選環表、默認選環表、綜合選環表:

·     靜態選環表:由用戶手工配置,到達指定目的節點的數據幀從0環還是從1環發送。

·     動態選環表:RPR協議根據拓撲數據庫的內容動態生成的選環表。

·     默認選環表:指定數據幀的缺省發送子環。

·     綜合選環表:綜合選環表內容由靜態選環表、動態選環表以及默認選環表來綜合生成。靜態選環的優先級最高,對於指定的環上目的節點,如果已經配置了有效的靜態選環,靜態選環條目將加入到綜合選環表中。如果沒有配置靜態選環,則根據動態選環表來決定發送路徑;當存在兩條最短發送路徑時,將根據默認選環生成最終發送路徑,並將該條路徑加入到綜合選環表中。節點在發送數據幀時將會到綜合選環表中查找到目的MAC的發送路徑。

1.5.1  配置靜態選環

用戶可通過配置向靜態選環表中增加一條選環信息。

表1-14 配置靜態選環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添加靜態選環表項信息

rpr static-rs mac-address { ringlet0 | ringlet1 }

必選

缺省情況下,未配置靜態選環信息

 

注意

靜態選環配置的路徑隻有在RPR環是閉環的狀態下才能生效。

 

1.5.2  配置默認選環

表1-15 配置默認選環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RPR的默認選環

rpr default-rs { ringlet0 | ringlet1 }

可選

缺省情況下,RPR的默認選環為0環

 

注意

配置的默認選環不一定就是實際生效的默認選環。當指定的默認子環發生故障不再具有數據轉發能力時,會發生此種情況。

 

1.6  配置RPR公平算法

通過配置RPR公平算法,可以更好地保證RPR環上的傳輸質量。

1.6.1  配置預留帶寬或速率限製

RPR把業務分為A、B、C三類,優先級依次降低。

·     A類又分為A0和A1兩個子類。RPR可以為A0類業務預留環上帶寬,且環上發生流量擁塞時,即使A0類的預留帶寬沒有被完全利用也不能被低優先級業務占用;對於A1類業務,RPR配置的是速率限製,若帶寬沒有被完全利用則可以被低優先級業務占用。

·     B類業務也可以分為B-CIR和B-EIR兩個子類業務,二者的區別是相對於B類業務的速率限製來說的,如果實際傳送的業務量超過了預先設置的速率限製,則超出部分成為B-EIR類業務,其它的為B-CIR類業務。B-EIR類業務要受到公平性算法控製的,與C類業務完全相同。

·     C類業務級別最低,受到公平性算法控製。

表1-16 配置預留帶寬或速率限製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當前節點各類業務在指定子環上的預留帶寬或速率限製

rpr rate-limiter { high | low | medium | reserved } { ringlet0 | ringlet1 } 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A0類業務的預留帶寬占總帶寬的0‰,A1類業務的速率限製值為2‰,B-CIR類業務的速率限製值為0‰,B-EIR類業務和C類業務的速率限製值為1000‰

 

注意

環上配置A0類業務的節點在一個環上為A0類業務預留帶寬總和不能超過環路帶寬。

 

1.6.2  配置節點的鏈路權重

RPR采用共享帶寬方式實現各節點對帶寬資源的利用。數據流量較小時,環網可以滿足所有節點流量上載的需求;但是當流量較大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流量擁塞情況,為防止有些節點利用自身位置優勢或時間優勢過多地霸占帶寬,影響其它節點對帶寬的享用。RPR為此提供專門的公平算法,實現帶寬的公平共享和調度。

公平算法主要對B-EIR類和C類業務的上環流量進行控製。用戶可通過配置鏈路權重來控製本節點的流量占RPR環非預留帶寬的百分比。

表1-17 配置節點的公平的鏈路權重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當前節點的鏈路權重

rpr weight { ringlet0 | ringlet1 } 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當前節點在0環和1環上的鏈路權重均為20=1

 

1.7  配置RPR定時器

1.7.1  配置ATD幀定時器

ATD幀定時器定義了ATD幀的發送周期。

表1-18 配置ATD幀定時器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ATD幀定時器

rpr timer atd atd-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ATD幀定時器的值為1秒

 

1.7.2  配置Hold Off定時器

Hold Off定時器定義了節點物理層檢測到鏈路故障到上報保護請求的時間間隔。

表1-19 配置Hold Off定時器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Hold Off定時器

rpr timer holdoff holdoff-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Hold Off定時器的值為0毫秒

 

1.7.3  配置Keepalive定時器

節點通過周期性發送SCFF(Single Choke Fairness Frame,公平算法幀)通知其鄰節點本節點處於正常工作狀態。如果某節點未收到SCFF幀,會啟動Keepalive定時器,該定時器超時後若還未收到SCFF幀,將上報SF保護請求。

表1-20 配置Keepalive定時器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Keepalive定時器

rpr timer keepalive keepalive-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Keepalive定時器的值為3毫秒

 

1.7.4  配置拓撲穩定定時器

當節點檢測到環網拓撲變化時,將啟動拓撲穩定定時器來收集環網拓撲信息並更新本地拓撲數據庫;待該定時器超時後,節點檢查收到的拓撲信息是否有效,有效則進入拓撲有效狀態,否則將重新啟動該定時器,繼續收集環網拓撲信息。

表1-21 配置拓撲穩定定時器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拓撲穩定定時器

rpr timer stability stability-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拓撲穩定定時器的值為40毫秒

 

1.7.5  配置TC幀定時器

TC幀快發/慢發定時器分別定義了TC幀快速發送和慢速發送的周期。當拓撲校驗和發生改變後,將按快速發送周期發送TC幀5次;當環網拓撲穩定後再按慢速發送周期發送TC幀。

表1-22 配置TC幀定時器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TC幀快發定時器

rpr timer tc-fast tc-fast-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TC幀快發定時器的值為10毫秒

配置TC幀慢發定時器

rpr timer tc-slow tc-slow-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TC幀慢發定時器的值為100毫秒

 

1.7.6  配置TP幀定時器

TP幀快發/慢發定時器分別定義了TP幀快速發送和慢速發送的周期。當環上節點開始初始化或檢測到拓撲變化時,將按快速發送周期發送TP幀9次;當環網拓撲穩定後再按慢速發送周期發送TP幀。

表1-23 配置TP幀定時器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TP幀快發定時器

rpr timer tp-fast tp-fast-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TP幀快發定時器的值為10毫秒

配置TP幀慢發定時器

rpr timer tp-slow tp-slow-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TP幀慢發定時器的值為100毫秒

 

1.7.7  配置WTR定時器

當節點由於鏈路故障而發生保護倒換時,節點將進入自動保護狀態;待鏈路故障恢複後,節點將進入IDLE狀態。WTR定時器定義了節點從自動保護狀態進入IDLE狀態的時間間隔。

表1-24 配置WTR定時器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配置WTR定時器

rpr timer wtr wtr-value

必選

缺省情況下,WTR定時器的值為10秒

 

1.8  測試RPR節點間的連通性

用戶可以通過使用Echo Request/Echo Response報文來測試兩個節點之間的連通性並進行故障點的定位。如果源節點在指定子環上發送的Echo Request報文,目的節點可以接收到,且目的節點在指定子環上發送的Echo Response報文源節點也可以接收到,即隻有當源節點和目的節點同時在指定發送子環和指定接收子環上連接正常時,則認為源節點與目的節點在指定子環之間連通,否則認為出現故障。

表1-25 測試RPR節點間的連通性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進入RPR邏輯接口視圖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檢測當前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連通性

rpr echo mac mac-address [ -c c-value | -r { ringlet0 | ringlet1 | reverse } | -s { ringlet0 | ringlet1 } | -t t-value ] *

必選

缺省情況下,發送Echo Request報文的數量為5個,發送Echo Response和Echo Request報文的均為實際生效的默認子環,等待目的節點應答的超時時間為10毫秒

 

注意

如果沒有指定發送子環和接收子環,源節點將從實際生效的默認子環發送Echo Request報文,目的節點將從實際生效的默認子環發送Echo Response報文。

 

1.9  配置二層RPR擴展功能

當S9500E設備的二層RPR和S9500設備的RPR進行對接時,為了保證對接成功,需要在RPR子卡所在業務底板上配置二層RPR擴展功能。

表1-26 配置二層RPR擴展功能

操作

命令

說明

進入係統視圖

system-view

-

配置RPR子卡所在業務底板的二層RPR擴展功能

rpr-bridge extend slot slot-number

必選

缺省情況下,RPR子卡所在業務底板未配置二層RPR擴展功能

 

注意

·     該命令僅對插有RPR子卡的業務底板生效。

·     為了避免非RPR子卡受到二層RPR擴展功能的影響,請確保在配置了二層RPR擴展功能的業務底板上無非RPR子卡。

·     當S9500E設備的二層RPR和S9500設備的RPR進行對接時,需要在S9500設備的RPR邏輯接口視圖下配置命令rpr station-mac,該命令的具體介紹請參見《H3C S9500係列路由交換機 命令手冊》。

·     當S9500E設備的二層RPR和S9500設備的RPR對接成功後,從S9500E設備上環、從S9500設備下環的三層組播報文會增加4個字節。

 

1.10  RPR顯示和維護

在完成上述配置後,在任意視圖下執行display命令可以顯示配置後RPR的運行情況,通過查看顯示信息驗證配置的效果。

在用戶視圖下執行reset命令可以清除RPR的統計信息。

表1-27 RPR顯示和維護

操作

命令

顯示RPR物理端口的相關信息

display interface [ rprpos | rprxge ] [ brief [ down ]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display interface [ { rprpos | rprxge } [ interface-number  ] ] [ brief [ description ]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顯示RPR邏輯接口的相關信息

display interface [ rpr | rpr-bridge ] [ brief [ down ]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display interface [ { rpr | rpr-bridge } [ interface-number ] ] [ brief [ description ]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顯示RPR邏輯接口與RPR物理端口的綁定信息

display rpr bind-info [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顯示RPR的缺陷信息

display rpr defect [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顯示RPR的公平性參數的值

display rpr fairness [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顯示RPR的保護信息

display rpr protection [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顯示RPR選環表的信息

display rpr rs-table { default | dynamic | overall | static } [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顯示RPR可配定時器的值

display rpr timers [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顯示RPR的拓撲信息

display rpr topology { all | local | ring | stations } [ summary ] [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顯示RPR MAC地址表的信息

display rpr mac-address [ static | dynamic ] [ destination mac-address1 ] [ vlan vlan-id ] [ ring mac-address2 ] [ rpr-bridge interface-number ] [ count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清除RPR節點的保護事件統計信息

reset rpr protection statistics [ { rpr | rpr-bridge } interface-number ]

清除RPR物理端口上的統計信息

reset counters interface [ { rprpos | rprxge } [ interface-number ] ]

 

1.11  RPR典型配置舉例

1.11.1  三層RPR綁定配置舉例

1. 組網需求

·     由五個節點Station A、B、C、D和E組成RPR環網;

·     通過配置,將各節點上的RPR邏輯端口與RPR物理端口進行綁定;

·     設備的係統工作模式為混插模式。

2. 組網圖

圖1-6 RPR綁定組網圖

 

3. 配置步驟

(1)     創建RPR邏輯接口並綁定RPR物理端口

# 在Station A上創建三層RPR邏輯接口RPR1並與RPR物理端口綁定,其中RPRPOS2/1/1和RPRPOS2/1/2分別為其西向和東向端口。

<StationA> system-view

[StationA] interface rpr 1

[StationA-RPR1] rpr bind rprpos 2/1/1 ringlet0

[StationA-RPR1] rpr bind rprpos 2/1/2 ringlet1

[StationA-RPR1] quit

Station B、Staion C、Staion D和 Staion E的配置與Station A相似,配置過程略。

(2)     檢驗配置效果

# 在Station A上顯示RPR物理端口和RPR邏輯接口的綁定信息。

[StationA-RPR1] display rpr bind-info

Bind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 RPR1

 Smart-connection: Disabled

 PHY-Interface    Ringlet-ID    Role       Mate-Port

 ---------------------------------------------------

 RPRPOS2/1/1        Ringlet0      Master     Up

 RPRPOS2/1/2        Ringlet1      Slave      Up

# 在Station A上顯示拓撲數據庫所有信息的摘要信息。

[StationA] display rpr topology all summary

Topology information items

Psw:protection state, west       Pse:protection state, east

Esw:edge state, west             Ese:edge state, east

Wc:wrap protection configured    Jp:jumbo frame preferred

 

Ring-level topology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 RPR1

 Ringlet0 Ringlet1 Ring Jumbo-Prefer Topology-Type

 -------------------------------------------------

  4        4       5    Regular      Closed ring

 

Local station topology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 RPR1

 MAC-Address    Psw  Pse  Esw Ese Wc Jp IP-Address        Station-Name

 ---------------------------------------------------------------------

000f-e257-0001 Idle Idle 0   0   0  0  0.0.0.0

 

Station topology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 RPR1

 Station entry on ringlet0

 MAC-Address    Psw  Pse  Esw Ese Wc Jp IP-Address        Station-Name

 ---------------------------------------------------------------------

000f-e257-0005 Idle Idle 0   0   0  0  0.0.0.0

000f-e257-0004 Idle Idle 0   0   0  0  0.0.0.0

000f-e257-0003 Idle Idle 0   0   0  0  0.0.0.0

000f-e257-0002 Idle Idle 0   0   0  0  0.0.0.0

 

Station entry on ringlet1

 MAC-Address    Psw  Pse  Esw Ese Wc Jp IP-Address        Station-Name

 ---------------------------------------------------------------------

000f-e257-0002 Idle Idle 0   0   0  0  0.0.0.0

000f-e257-0003 Idle Idle 0   0   0  0  0.0.0.0

000f-e257-0004 Idle Idle 0   0   0  0  0.0.0.0

000f-e257-0005 Idle Idle 0   0   0  0  0.0.0.0

從拓撲信息可以看出,RPR環狀態為閉環。

1.11.2  二層RPR配置舉例

1. 組網需求

·     由五個節點Station A、B、C、D和E組成RPR環網;

·     通過配置,將各節點上的RPR邏輯端口與RPR物理端口進行綁定;

·     設備的係統工作模式為混插模式。

2. 組網圖

圖1-7 L2 RPR綁定配置組網圖

 

3. 配置步驟

(1)     創建L2 RPR邏輯接口並綁定RPR物理端口

# 在Station A上創建L2 RPR邏輯接口RPR-Bridge1並與RPR物理端口綁定,其中RPRPOS3/1/1和RPRPOS5/1/2分別為其西向和東向端口。

<StationA> system-view

[StationA] interface RPR-Bridge 1

[StationA-RPR-Bridge1] rpr bind rprpos 3/1/1 ringlet0

[StationA-RPR-Bridge1] rpr bind rprpos 5/1/2 ringlet1

#L2 RPR端口和普通以太網口類似,可以設置端口類型access ,hybrid 或 trunk,並加入VLAN;

[StationA-RPR-Bridge1] port link-type trunk

[StationA-RPR-Bridge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0

[StationA-RPR-Bridge1] undo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

[StationA-RPR-Bridge1] port trunk pvid vlan 100

[StationA-RPR-Bridge1] quit

[StationA]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0

[StationA-Vlan-interface100] ip address 10.1.1.1 24

[StationA-RPR-Bridge1] quit

Station BStaion CStaion D Staion E的配置與Station A相似,IP地址分別設為10.1.1.210.1.1.310.1.1.410.1.1.5, 配置過程略。

(2)     在節點A上驗證配置結果。

# 顯示了 RPR物理端口和RPR邏輯接口的綁定信息。

 [StationA-RPR-Bridge1] display rpr bind-info

Bind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 RPR-Bridge1

 Smart-connection: Disabled

 PHY-Interface    Ringlet-ID    Role       Mate-Port

 ---------------------------------------------------

 RPRPOS3/1/1        Ringlet0      Master     Up

 RPRPOS5/1/2        Ringlet1      Slave      Up

# 顯示拓撲數據庫所有信息的摘要信息。

 [StationA] display rpr topology all summary

Topology information items

Psw:protection state, west       Pse:protection state, east

Esw:edge state, west             Ese:edge state, east

Wc:wrap protection configured    Jp:jumbo frame preferred

 

Ring-level topology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 RPR-Bridge1

 Ringlet0 Ringlet1 Ring Jumbo-Prefer Topology-Type

 -------------------------------------------------

  4        4       5    Jumbo        Closed ring

 

Local station topology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 RPR-Bridge1

 MAC-Address    Psw  Pse  Esw Ese Wc Jp IP-Address        Station-Name

 ---------------------------------------------------------------------

000f-e257-0001 Idle Idle 0   0   0  1  10.1.1.1

 

Station topology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 RPR-Bridge1

 Station entry on ringlet0

 MAC-Address    Psw  Pse  Esw Ese Wc Jp IP-Address        Station-Name

 ---------------------------------------------------------------------

000f-e257-0005 Idle Idle 0   0   0  1  10.1.1.5

000f-e257-0004 Idle Idle 0   0   0  1  10.1.1.4

000f-e257-0003 Idle Idle 0   0   0  1  10.1.1.3

000f-e257-0002 Idle Idle 0   0   0  1  10.1.1.2

 

Station entry on ringlet1

 MAC-Address    Psw  Pse  Esw Ese Wc Jp IP-Address        Station-Name

 ---------------------------------------------------------------------

000f-e257-0002 Idle Idle 0   0   0  1  10.1.1.2

000f-e257-0003 Idle Idle 0   0   0  1  10.1.1.3

000f-e257-0004 Idle Idle 0   0   0  1  10.1.1.4

000f-e257-0005 Idle Idle 0   0   0  1  10.1.1.5

從拓撲信息可以看出,RPR環狀態為閉環。

1.11.3  RPR保護倒換/靜態選環配置舉例

1. 組網需求

·     由五個節點Station A、B、C、D和E組成RPR環網,默認工作在Steering保護倒換模式。

·     通過配置,使整個RPR環工作在Wrapping保護倒換模式;並通過配置靜態選環,使得在RPR環沒有發生edge保持閉環的前提下,Station A向Station B發送的數據幀走1環。

·     設備的係統工作模式為混插模式。

2. 組網圖

圖1-8 RPR保護倒換/靜態選環配置組網圖

 

3. 配置步驟

(1)     配置保護倒換

# 在Station A上創建三層RPR邏輯接口RPR1,並在該接口上配置節點的保護倒換模式為Wrapping模式。

<StationA> system-view

[StationA] interface rpr 1

[StationA-RPR1] rpr protect-mode wrap

Station B、Station C、Station D和Station E的配置與Station A相似,配置過程略。

(2)     配置靜態選環

# 在Station A的三層RPR邏輯接口RPR1上配置到達Station B的數據幀從1環發送。

[StationA-RPR1] rpr static-rs 000f-e257-0002 ringlet1

[StationA-RPR1 quit

(3)     檢驗配置效果

# 在Station A上顯示環網的拓撲信息。

[StationA] display rpr topology ring

Ring-level topology information on interface: RPR1

  Stations on ringlet0: 4

  Stations on ringlet1: 4

  Total stations on ring: 5

  Jumbo preference: regular

  Ring topology type: closed ring

# 在Station A上顯示靜態選環表的信息。

[StationA] display rpr rs-table static

Static ringlet selection table on interface: RPR1

 MAC-Address    Ringlet-ID   Status

 -----------------------------------

 000f-e257-0002  Ringlet1    Valid

 

 ---   Total entrie(s): 1   ---

# 在Station A上顯示綜合選環表的信息。

[StationA] display rpr rs-table overall

Overall ringlet selection table on interface: RPR1

 MAC-Address    Ringlet-ID   TTL   Type    IP-Address       Station-Name

 -------------------------------------------------------------------------------

 000f-e257-0002  Ringlet1    4     static  0.0.0.0

 000f-e257-0003  Ringlet0    2     dynamic 0.0.0.0

 000f-e257-0004  Ringlet1    2     dynamic 0.0.0.0

 000f-e257-0005  Ringlet1    1     dynamic 0.0.0.0

 

 ---   Total entrie(s): 4   ---

 

 

不同款型規格的資料略有差異, 詳細信息請向具體銷售和400谘詢。H3C保留在沒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況下對資料內容進行修改的權利!

BOB登陆
官網
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