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智慧城市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城市大腦聚數融智 賦予青城智慧新動能
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霄。在遼闊的草原上,呼和浩特北依陰山山脈,南瀕九曲黃河,既是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交融發展的曆史名城,更是連接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重要樞紐。在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呼和浩特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正在新的變革機遇下挖掘新的發展契機。如今,“城市數字大腦”的創新和部署,正讓這座草原城市開拓出一條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路。
呼和浩特的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這是對呼和浩特壯麗景觀的高褒獎。而在數字化時代之下,呼和浩特更順應產業轉型和科技革新的大潮,讓城鄉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了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壯麗篇章。其中,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更成為了呼和浩特強化數字建設能力、提升數字建設水平、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在廣袤的草原上塑造了城市轉型升級的新典範。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推動下,BOB登陆 在短短三個月內協助建設了內蒙古自治區較早“城市級”城市大腦——呼和浩特城市大腦,並已正式上線,技術水平位於全國城市大腦建設的第一陣營,形成了一套中西部地區建設智慧城市的新模式。
“1+4+N”全局部署:智慧融合 城市新生
建設城市大腦,既是呼和浩特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城市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更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有效抓手。呼和浩特智慧城市由一個城市大腦智能中樞,感知體係、數據體係、安全體係和“愛青城”APP四個基礎支撐體係,以及由此生成的N個智慧應用組成,即“1+4+N”。
城市大腦作為智能中樞,能夠賦能、調度、指揮各個應用,就像人的大腦一樣。感知體係像“城市神經元係統”,兩網兩雲與物聯網傳感器等各類智能終端的超融合,全麵感知著城市脈搏,構建起“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指標體係”;而數據體係像城市的“心髒”,為大腦和應用源源不斷地輸送數據養分,特別是區塊鏈和AI技術支撐的智鏈數據引擎,實現了安全可信的數據要素聚集與服務;應用體係是城市的能力輸出,把各部門的通用功能整合成城市操作係統層,創造性地落實了跨層級、跨地域、跨係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的要求;安全體係是城市的免疫係統,立體、全時的保障為城市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係統安全構建了堅不可摧、不斷升級的防護措施。
呼和浩特城市大腦遵循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個融合”的理念指引,以多維度、多領域的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以城市操作係統中“九個通”的基礎模塊搭建平台和持續打磨的技術融合平台,為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掃平了障礙。在技術架構上,呼和浩特城市大腦實現了感知體係、數據體係、應用體係、安全體係、城市操作係統,以及協同管理、協同服務的融合,通過多種能力和技術的彙聚,讓城市真正成為了能夠自由生長的有機生命體。呼和浩特城市大腦的上線啟用,已經支撐了涵蓋黨建紀檢、政務服務、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生態保護等五大領域的30+個應用,成為自治區較早“城市級”智能中樞。
聚數融智 一部手機走青城
城市大腦為呼和浩特的發展聚數、融智,是城市數字化的新底座、新引擎,已經建成服務廣大群眾、黨政部門、城市決策者的統一入口,“一部手機走青城”即將成為現實。
呼和浩特城市大腦通過激活數據要素資源,構建以人與法人數據、基礎設施數據、城市運行數據為基礎,區塊鏈鑒權智能化服務為手段的智慧城市數據要素資源,在賦能智慧綜治、智慧應急、智慧林草、智慧黨建等服務治理中體現大數據的精細化管理,成為服務廣大群眾、黨政部門、城市決策者的統一入口。
黨建、綜治、應急等多個領域的應用試點已實現手機辦公,初步形成了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城市數智治理大閉環。城市管理者在手機“政通青城”APP上即可全麵掌控城市治理態勢,隨時調看數據如事件數據、輿情數據、督查數據、信訪數據等,進行綜合研判,做出科學決策,真正實現“一屏覽全局,一網管全城”。
在服務民生上,呼和浩特城市大腦瞄準百姓的痛點,提供了移動化、智能化、定製化的“愛青城”APP。市民可以便捷地查詢並辦理社保、教育、公積金等8大類超100項服務,涵蓋生活的方方麵麵,並麵向老年人和殘障人士推進相關服務的適應性改造,創造興業惠民的數字生活新圖景。
隨著城市大腦的全麵上線,呼和浩特的數字經濟發展將持續深化,城市治理能力將向數字化加速演進,一座“善政、興業、惠民”、更符合人民期待的“智慧青城”也將向智慧時代加速進發, 展現出一幅別樣的草原發展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