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CLI命令
本章節下載: 01-CLI命令 (324.28 KB)
目 錄
1.1.2 configuration reauthentication enable
1.1.3 display { peer-device | with-peer-device }
1.1.4 display [ | [ by-linenum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
1.1.9 display history-command all
1.1.17 terminal mmi-mode enable
alias命令用來為命令或命令字符串配置別名。
undo alias命令用來取消相應配置。
【命令】
alias alias command
undo alias alias
【缺省情況】
係統為部分常用命令定義了缺省別名,如表1-1所示。
缺省別名 |
命令 |
access-list |
acl |
end |
return |
erase |
delete |
exit |
quit |
hostname |
sysname |
logging |
info-center |
no |
undo |
show |
display |
write |
save |
【視圖】
係統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參數】
alias:表示命令的別名,為1~20個字符的字符串,區分大小寫。別名不能為“alias”,也不能包含空格和雙引號。
command:表示配置別名的命令,可以為任意字符串。請用戶保證該命令字符串能夠被設備識別並執行,否則執行別名命令時將會失敗。
【使用指導】
係統定義的缺省別名無法取消。
通過本命令用戶可以為命令行指定一個或多個別名,也可以為命令行開頭的一個或多個關鍵字配置多個別名,使其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本命令可以為某條命令行配置別名,當執行該命令時可以直接使用別名以簡化輸入。例如將命令display ip routing-table的別名配置為shiprt,當需要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查看設備生效的配置時,直接輸入shiprt即可。
本命令可以為命令行起始的一個或多個關鍵字配置別名,使其更符合用戶習慣。所有使用該關鍵字開頭的命令行都可以使用別名命令來執行。例如,為display ip命令定義的別名為ship,在使用所有以display ip關鍵字開頭的命令行時,都可以使用ship進行配置。例如:
· 輸入ship routing-table可以執行命令display ip routing-table。
· 輸入ship interface可以執行命令display ip interface。
配置別名時,可以使用$n表示命令行中的參數或者關鍵字,這樣既可以用別名替代部分關鍵字來簡化輸入,又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指定不同的參數或者關鍵字,增加了靈活性。$n最多可以使用9次,n為1~9的整數,表示參數或關鍵字出現的順序。比如,將命令display ip $1 | include $2的別名配置為shinc後,如果需要執行display ip routing-table | include Static命令來篩選並查看路由表中的所有靜態路由信息,可直接執行shinc routing-table Static;同樣如果需要執行display ip interface | include Ten-GigabitEthernet1/0/1,則可直接執行shinc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t1/0/1。
【舉例】
# 配置命令display ip routing-table的別名為shiprt。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alias shiprt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Sysname] shiprt
Destinations : 13 Routes : 13
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
0.0.0.0/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3.3.3.3/32 Static 60 0 192.168.1.62 Vlan1
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0/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255.255.255/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69.254.0.0/24 Direct 0 0 169.254.0.188 Vlan1
169.254.0.0/32 Direct 0 0 169.254.0.188 Vlan1
169.254.0.188/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69.254.0.255/32 Direct 0 0 169.254.0.188 Vlan1
224.0.0.0/4 Direct 0 0 0.0.0.0 NULL0
224.0.0.0/24 Direct 0 0 0.0.0.0 NULL0
255.255.255.255/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 配置命令display ip $1 | include $2的別名為shinc,同時使用別名命令篩選並查看路由表中的所有靜態路由信息。
[Sysname] alias shinc display ip $1 | include $2
[Sysname] shinc routing-table Static
3.3.3.3/32 Static 60 0 192.168.1.62 Vlan1
【相關命令】
· display alias
configuration reauthentication enable命令用來開啟高危命令二次認證功能。
undo configuration reauthentication enable命令用來關閉高危命令二次認證功能。
【命令】
configuration reauthentication enable
undo configuration reauthentication enable
【缺省情況】
高危命令二次認證功能處於關閉狀態。
【視圖】
係統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使用指導】
對於設備上的某些命令,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設備斷電、設備重啟、業務中斷、業務運行異常、重要文件被刪除、配置被清除、用戶無法登錄、用戶下線等現象發生。這樣的命令稱為“高危命令”,例如reboot命令。高危命令隻能由有資質、且經過培訓的維護人員執行。
為了防止誤操作造成業務不可用,建議用戶開啟高危命令二次認證功能。
開啟高危命令二次認證功能後,
· 對於無需認證即可登錄設備的用戶,則該用戶執行高危命令也無需二次認證。
· 對於需要認證才能登錄設備的用戶,則輸入高危命令,需要輸入登錄時輸入的密碼並通過身份驗證後,才能開始執行對應的高危命令。undo configuration reauthentication enable命令本身也屬於高危命令,需要進行二次認證。
【舉例】
# 開啟高危命令二次認證功能。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configuration reauthentication enable
# 執行reboot命令需要進行二次認證。
<Sysname> reboot
This command is disruptive or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services. Please enter the login password again for re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tart to check configuration with next startup configuration file, please wait.........DON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lost after the reboot, save current configuration? [Y/N]:y
Please input the file name(*.cfg)[flash:/startup.cfg]
(To leave the existing filename unchanged, press the enter key):
flash:/startup.cfg exists, overwrite? [Y/N]:y
Validating file. Please wait...
Configuration is saved to device successfully.
This command will reboot the device. Continue? [Y/N]:y
Now rebooting, please wait...
# 關閉高危命令二次認證功能需要進行二次認證。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undo configuration reauthentication enable
This command is disruptive or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services. Please enter the login password again for re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ysname]
display { peer-device | with-peer-device }命令用來查看對端設備的顯示信息,或者用來同時查看本端設備和對端設備的顯示信息。
【命令】
display command { peer-device | with-peer-device }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參數】
command:命令關鍵字,取值可以通過輸入?來獲得。
peer-device:顯示對端設備的信息。
with-peer-device:追加顯示對端設備的信息。指定本參數時,表示同時查看本端設備及對端設備的相應信息。不指定本參數時,表示僅顯示對端設備的相應信息。
【使用指導】
在多機組網環境下,用戶無需登錄對端設備,在本設備上執行display command peer-device命令,即可查看對端設備的信息,方便用戶管理和維護設備。執行display command with-peer-device命令,可以查看本端和對端設備的信息,方便對兩台設備的配置和信息進行比較。關於多機配置同步的詳細介紹請參考“基礎配置”中的“多機配置同步”。
【舉例】
# 同時顯示用戶視圖下本端設備和對端設備上生效的配置。
<Sysname> display this with-peer-device
#
sysname sysname
#
system-working-mode standard
xbar load-single
password-recovery enable
lpu-type f-series
#
drni mad exclud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0/1
drni system-mac 0001-0001-0001
drni system-number 1
drni system-priority 123
drni keepalive ip destination 1.1.1.1 source 1.1.1.2
#
scheduler logfile size 16
#
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
#
security-enhanced level 2
#
return
------------------------ peer information ------------------------
#
sysname sysname
#
system-working-mode standard
xbar load-single
password-recovery enable
lpu-type f-series
#
drni mad exclud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0/1
drni system-mac 0001-0001-0001
drni system-number 2
drni system-priority 123
drni keepalive ip destination 1.1.1.2 source 1.1.1.1
#
scheduler logfile size 16
#
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
#
security-enhanced level 2
#
return
display [ | [ by-linenum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命令用來使用正則表達式對顯示信息進行過濾。
【命令】
display command [ | { count | [ by-linenum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1-128>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參數】
command:命令關鍵字,取值可以通過輸入?來獲得。
[ | { count | [ by-linenum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1-128>:指定顯示信息的過濾規則,其中:
· by-linenum:表示帶行號顯示。當多次使用正則表達式對顯示信息過濾時,by-linenum參數隻需要輸入一次即可生效。不指定該參數時,表示不帶行號顯示。
· begin:從包含正則表達式的行開始顯示。
· exclude:隻顯示不包含正則表達式的行。
· include:隻顯示包含正則表達式的行。
· regular-expression:表示正則表達式,為1~256個字符的字符串,區分大小寫。
· count:統計display命令所查看顯示信息的行數。
· &<1-128>:表示前麵的參數最多可以輸入128次。
【使用指導】
用display命令查看顯示信息時,用戶可以使用正則表達式來過濾顯示信息,並標注行號,以便快速的定位自己關注的信息。使用的正則表達式中如包含空格,可以將整個字符串包含在雙引號中,或者整個字符串不帶雙引號,例如: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include interface A,或者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include "interface A"。
對於正則表達式的形式,帶雙引號和不帶雙引號可以混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
· 帶雙引號時,雙引號中間包含的字符串即為完整的過濾條件;
· 不帶雙引號時,從第一個非空格字符至最後一個非空格字符中間為一個完整的字符串,過濾時需要嚴格匹配,按STRING類型進行檢查。
· 例如,regular-expression="interface A "與regular-expression=interface A是不同的過濾條件。
如果在正則表達式中使用>、>>、|這三個符號,建議將其包含在雙引號中,否則會被作為關鍵字而不是過濾條件處理。
不支持過濾帶有單引號的字符串。
關於正則表達式的詳細描述請參考“基礎配置指導”中的“CLI”。
如果輸入多個過濾條件,則顯示滿足所有條件的信息。
行號占5個字符,通常行號後麵接“:”。當by-linenum和begin參數一起使用時,行號後麵還可能接“-”,其中“:”表示該行符合匹配規則,“-”表示該行不符合匹配規則。
【舉例】
# 查看包含VLAN的配置。
<Sysname>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include vlan
vlan 1
vlan 999
port access vlan 999
# 顯示日誌緩衝區中包含SHELL字符串且包含VTY字符串的日誌。
<Sysname> display logbuffer | include SHELL | include VTY
%Sep 6 10:38:12:320 2018 Sysname SHELL/5/SHELL_LOGIN: VTY logged in from 169.254.100.171.
%Sep 6 10:52:32:576 2018 Sysname SHELL/5/SHELL_LOGOUT: VTY logged out from 169.254.100.171.
%Sep 6 16:03:27:100 2018 Sysname SHELL/5/SHELL_LOGIN: VTY logged in from 169.254.100.171.
%Sep 6 16:44:18:113 2018 Sysname SHELL/5/SHELL_LOGOUT: VTY logged out from 169.254.100.171.
# 查看當前配置,從包含“user-group”字符串的行開始到最後一行配置信息,並同時顯示行號。(行號後為“:”表示該行包含“user-group”字符串,行號後為“-”表示該行不包含“user-group”字符串。)
<Sysname>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by-linenum begin user-group
114: user-group system
115- #
116- return
# 統計包含alias的配置的行數。
<Sysname>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include alias | count
Total lines: 1.
# 查看包含interface和TM的配置。
<Sysname>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include interface | include TM
interface ATM2/0/17
interface ATM2/0/18
interface ATM2/0/19
interface ATM2/0/20
# 查看包含interface ATM的配置。
<Sysname>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 include interface ATM
interface ATM2/0/17
interface ATM2/0/18
interface ATM2/0/19
interface ATM2/0/20
display >命令用來將顯示信息獨立保存到文件。
【命令】
display command > filename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參數】
command:命令關鍵字,取值可以通過輸入?來獲得。
filename:文件名稱,為1~63個字符的字符串。
【使用指導】
display命令顯示的內容通常是統計信息、功能是否使能以及功能的相關參數配置,這些信息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會隨著時間或者用戶的配置而改變。使用本命令可以將當前顯示信息保存到文件,可供用戶隨時比對和查看。
執行本命令時,如果filename不存在,係統會先創建該文件,再保存;如果filename已存在,則會覆蓋原文件的內容。
【舉例】
# 將display vlan 1的顯示信息保存到文件vlan.txt。
<Sysname> display vlan 1 > vlan.txt
查看vlan.txt的內容,驗證display >命令的執行效果。
<Sysname> more vlan.txt
VLAN ID: 1
VLAN type: Static
Route interface: Not configured
Description: VLAN 0001
Name: VLAN 0001
Tagged ports: None
Untagged ports:
Ten-GigabitEthernet1/0/2
display >>命令用來將顯示信息以追加方式保存到文件。
【命令】
display command >> filename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參數】
command:命令關鍵字,取值可以通過輸入?來獲得。
filename:文件名稱,為1~63個字符的字符串。
【使用指導】
display命令顯示的內容通常是統計信息、功能是否使能以及功能的相關參數配置,這些信息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會隨著時間或者用戶的配置而改變。使用本命令可以將當前顯示信息保存到文件,可供用戶隨時比對和查看。
執行本命令時,如果filename不存在,係統會先創建該文件,再保存。如果filename已存在,則新保存的內容會追加到文件filename的尾部。
【舉例】
# 將display vlan 999的顯示信息以追加方式保存到文件vlan.txt。
<Sysname> display vlan 999 >> vlan.txt
查看vlan.txt的內容,驗證display >>命令的執行效果。
<Sysname> more vlan.txt
VLAN ID: 1
VLAN type: Static
Route interface: Not configured
Description: VLAN 0001
Name: VLAN 0001
Tagged ports: None
Untagged ports:
Ten-GigabitEthernet1/0/2
VLAN ID: 999
VLAN type: Static
Route interface: Configured
IPv4 address: 192.168.2.1
IPv4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scription: For LAN Access
Name: VLAN 0999
Tagged ports: None
Untagged ports:
Ten-GigabitEthernet1/0/2
display alias命令用來查看命令別名的相關配置。
【命令】
display alias [ alias ]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參數】
alias:表示配置的命令別名。不指定該參數,則顯示所有的已配置的命令別名。
【舉例】
# 查看係統中配置的所有命令別名。
<Sysname> display alias
Index Alias Command key
1 access-list acl
2 end return
3 erase delete
4 exit quit
5 hostname sysname
6 logging info-center
7 no undo
8 shinc display $1 | include $2
9 show display
10 sirt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11 write save
# 查看別名命令shinc表示的命令字符串。
<Sysname> display alias shinc
Alias Command key
shinc display ip $1 | include $2
表1-2 display alias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Index |
索引號 |
Alias |
別名 |
Command key |
命令字符串 |
【相關命令】
· alias
display history-command命令用來顯示當前登錄用戶曆史命令緩衝區中的命令。
【命令】
display history-command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使用指導】
用戶登錄設備後,係統會給每個用戶自動分配一個曆史命令緩衝區,用於存放用戶本次登錄成功執行的命令行,以便用戶查看和調用。曆史命令緩存區有大小限製,缺省保存10條命令,用戶也可以通過history-command max-size命令來修改大小。當數目達到上限時,係統會自動刪除最早的記錄,來保存最新成功執行的命令。
如果用戶退出登錄,係統會自動清除該曆史命令緩存區的所有記錄。
如果曆史命令緩衝區中存在密碼配置命令,為提高設備安全性,密碼會被顯示為******。
【舉例】
# 顯示曆史命令緩存區內保存的命令。
<Sysname> display history-command
system-view
vlan 2
quit
【相關命令】
· history-command max-size(基礎配置命令參考/登錄設備)
display history-command all命令用來顯示所有登錄用戶曆史命令緩衝區中的命令。
【命令】
display history-command all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使用指導】
係統中有一個共享曆史命令緩衝區,用於存放所有登錄用戶成功執行的命令行,以便用戶查看(不能調用)。曆史命令緩存區的大小固定為1024條,不可配置。當數目達到上限時,係統會自動刪除最早的記錄,來保存最新成功執行的命令。
即便用戶退出登錄,係統也不會清除共享曆史命令緩存區中該用戶的曆史命令記錄。
如果曆史命令緩衝區中存在密碼配置命令,為提高設備安全性,密碼會被顯示為******。
【舉例】
# 顯示所有登錄用戶成功執行的曆史命令。
<Sysname> display history-command all
Date Time Terminal Ip User
03/16/2017 20:03:33 vty0 192.168.1.26 **
Cmd:dis his all
03/16/2017 20:03:29 vty0 192.168.1.26 **
Cmd:sys
表1-3 display history-command all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Date |
執行命令行的日期 |
Time |
執行命令行的時間 |
Terminal |
執行命令的用戶使用的登錄用戶線 |
Ip |
執行命令的用戶使用的登錄IP |
User |
如果用戶使用scheme方式登錄設備,該字段顯示為執行命令的用戶使用的登錄用戶名;如果使用其他方式登錄設備,該字段顯示為** |
Cmd |
執行的命令(和用戶的輸入保持一致) |
【相關命令】
· display history-command
display hotkey命令用來顯示係統支持的快捷鍵及其含義。
【命令】
display hotkey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舉例】
# 顯示係統支持的快捷鍵及其含義。
<Sysname> display hotkey
----------------- Hotkeys -----------------
-Defined function hotkeys-
CTRL_A Move the cursor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line.
CTRL_B Move the cursor one character to the left.
CTRL_C Stop the current command.
CTRL_D Erase the character at the cursor.
CTRL_E Move the cursor to the end of the line.
CTRL_F Move the cursor one character to the right.
CTRL_H Erase the character to the left of the cursor.
CTRL_N Display the next command in the history buffer.
CTRL_P Display the previous command in the history buffer.
CTRL_R Redisplay the current line.
CTRL_W Delete the word to the left of the cursor.
CTRL_X Delete all characte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line to the cursor.
CTRL_Y Delete all characters from the cursor to the end of the line.
CTRL_Z Return to the User View.
CTRL_] Kill incoming connection or redirect connection.
ESC_B Move the cursor back one word.
ESC_D Delete all characters from the cursor to the end of the word.
ESC_F Move the cursor forward one word.
-Defined command hotkeys-
CTRL_G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CTRL_L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CTRL_O undo debugging all
-Undefined hotkeys-
CTRL_T NULL
CTRL_U NULL
表1-4 display hotkey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Defined function hotkeys |
已定義的綁定功能的快捷鍵 |
Defined command hotkeys |
已定義的綁定命令的快捷鍵 |
Undefined hotkeys |
未定義的快捷鍵 |
關於各快捷鍵綁定的功能或命令的詳細介紹請參見表1-5。
【相關命令】
· hotkey
hotkey命令用來修改快捷鍵的綁定關係。
undo hotkey命令用來恢複缺省情況。
【命令】
hotkey hotkey { command | function function | none }
undo hotkey hotkey
【缺省情況】
設備支持23個快捷鍵,各快捷鍵的缺省綁定關係如表1-5所示。
快捷鍵 |
缺省綁定的功能或命令 |
CTRL_A |
move_the_cursor_to_the_beginning_of_the_line,表示將光標移動到當前行的開頭 |
CTRL_B |
move_the_cursor_one_character_to_the_left,表示將光標向左移動一個字符 |
CTRL_C |
stop_the_current_command,表示停止當前正在執行的功能 |
CTRL_D |
erase_the_character_at_the_cursor,表示刪除當前光標所在位置的字符 |
CTRL_E |
move_the_cursor_to_the_end_of_the_line,表示將光標移動到當前行的末尾 |
CTRL_F |
move_the_cursor_one_character_to_the_right,表示將光標向右移動一個字符 |
CTRL_G |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表示顯示當前配置 |
CTRL_H |
erase_the_character_to_the_left_of_the_cursor,表示刪除光標左側的一個字符 |
CTRL_L |
display ip routing-table,表示顯示IPv4路由表信息 |
CTRL_N |
display_the_next_command_in_the_history_buffer,表示顯示曆史緩衝區中的下一條命令(密碼配置命令會跳過) |
CTRL_O |
undo debugging all,表示關閉所有功能項的調試開關 |
CTRL_P |
display_the_previous_command_in_the_history_buffer,表示顯示曆史緩衝區中的上一條命令(密碼配置命令會跳過) |
CTRL_R |
redisplay_the_current_line,表示重新顯示當前行信息 |
CTRL_T |
未綁定任何命令行或功能 |
CTRL_U |
未綁定任何命令行或功能 |
CTRL_W |
delete_the_word_to_the_left_of_the_cursor,表示刪除光標左側連續字符串內的所有字符 |
CTRL_X |
delete_all_characters_from_the_beginning_of_the_line_to_the_cursor,表示刪除光標左側所有的字符 |
CTRL_Y |
delete_all_characters_from_the_cursor_to_the_end_of_the_line,表示刪除光標所在位置及其右側所有的字符 |
CTRL_Z |
return_to_the_User_View,表示退回到用戶視圖 |
CTRL_] |
kill_incoming_connection_or_redirect_connection,表示終止當前連接 |
ESC_B |
move_the_cursor_back_one_word,表示將光標移動到左側連續字符串的首字符處 |
ESC_D |
delete_all_characters_from_the_cursor_to_the_end_of_the_word,表示刪除光標所在位置及其右側連續字符串內的所有字符 |
ESC_F |
move_the_cursor_forward_one_word,表示將光標向右移到下一個連續字符串之前 |
【視圖】
係統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參數】
hotkey:需要綁定的快捷鍵。必須為設備支持的快捷鍵,取值請參見表1-5,或執行hotkey ?命令,幫助出該參數的取值。
command:快捷鍵綁定的命令行。必須為設備上可成功執行的命令行。
function:快捷鍵綁定的功能。執行hotkey hotkey function ?命令,可以幫助出該參數的取值,關於各值的含義請參見表1-5。
none:取消指定快捷鍵的綁定關係。配置該參數後,該快捷鍵將不綁定任何命令和功能。
【使用指導】
為方便用戶快捷操作設備,設備支持23個快捷鍵,用戶可以修改除“CTRL_]”外的22個快捷鍵的綁定關係。用戶按下快捷鍵後,設備會立即執行對應的命令行或者功能。如果這些快捷鍵和用戶登錄終端定義的快捷鍵衝突,或者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用戶可使用該命令重新定義快捷鍵,甚至取消快捷鍵的綁定關係。
一個快捷鍵對應一個命令或功能,如果使用本命令多次定義同一快捷鍵,則最新配置生效。如果多次使用本命令將多個快捷鍵和同一命令、功能綁定,則這些綁定的快捷鍵均生效。
當用戶使用終端軟件與設備進行交互時,如果終端軟件定義快捷鍵(包括用戶可定義和係統定義快捷鍵),則快捷鍵會遵從終端軟件的定義。
【舉例】
# 將快捷鍵<Ctrl+T>和命令display tcp statistics綁定。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hotkey ctrl_t display tcp statistics
# 將快捷鍵<Ctrl+U>和功能“將光標移動到當前行的開頭”綁定。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hotkey ctrl_u function move_the_cursor_to_the_beginning_of_the_line
# 取消快捷鍵<Ctrl+A>的綁定關係。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hotkey ctrl_a none
【相關命令】
· display hotkey
quit命令用來使用戶從當前視圖退回到上一層視圖。
【命令】
quit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使用指導】
如果當前是用戶視圖,執行quit後,會斷開當前連接,退出係統。
【舉例】
# 從接口Ten-GigabitEthernet1/0/1視圖退回到係統視圖,再退回到用戶視圖。
[Sysname-Ten-GigabitEthernet1/0/1] quit
[Sysname] quit
<Sysname>
repeat命令用來重複執行曆史記錄命令。
【命令】
repeat [ number ] [ count times ] [ delay seconds ]
【視圖】
任意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參數】
number:表示重複執行曆史命令的條數,取值範圍為1~10,缺省值為1。
count times:表示重複執行曆史命令的次數,取值範圍為0~4294967295,缺省值為0。如不指定該參數,則曆史命令一直重複執行,直到執行用戶線視圖下設置的終止當前運行任務的快捷鍵才能停止執行該命令,默認的終止快捷鍵為<Ctrl+C>。關於終止當前執行任務的快捷鍵的設置,請參見“基礎配置命令”中的“登錄設備”。
delay seconds:表示重複執行曆史命令的時間間隔,取值範圍為0~4294967295,單位為秒,缺省值為1。
【使用指導】
重複執行曆史命令時,係統將按照曆史命令的下發順序執行。例如,用戶在某視圖下依次執行命令a、b和c後,再執行repeat 3命令,則係統將按照a、b和c的順序重複執行。
如果用戶重複執行的曆史命令中存在交互式命令,需要用戶手工輸入交互信息來完成該命令的執行或者等待係統超時退出執行該命令,交互命令處理結束後,係統會繼續執行其他曆史命令。
如果用戶重複執行的曆史命令中存在密碼配置命令,係統會跳過密碼配置命令。
【舉例】
# 重複執行最近2條曆史命令display cpu-usage和display clock,重複執行3次,時間間隔10秒。
<Sysname> repeat 2 count 3 delay 10
<Sysname> display cpu-usage
Slot 1 CPU 0 CPU usage:
33% in last 5 seconds
32% in last 1 minute
33% in last 5 minutes
<Sysname> display clock
07:02:18.230 UTC Thu 06/19/2017
<Sysname> display cpu-usage
Slot 1 CPU 0 CPU usage:
33% in last 5 seconds
32% in last 1 minute
33% in last 5 minutes
<Sysname> display clock
07:02:28.263 UTC Thu 06/19/2017
<Sysname> display cpu-usage
Slot 1 CPU 0 CPU usage:
33% in last 5 seconds
32% in last 1 minute
33% in last 5 minutes
<Sysname> display clock
07:02:38.293 UTC Thu 06/19/2017
【相關命令】
· display history-command
· escape-key(基礎配置命令參考/登錄設備)
· history-command max-size
return命令用來從當前視圖(除Tcl配置視圖和Python shell外的任意非用戶視圖)直接退回到用戶視圖。
【命令】
return
【視圖】
除Tcl配置視圖和Python shell外的任意非用戶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使用指導】
用戶也可以使用組合鍵<Ctrl+Z>從當前視圖(除Tcl配置視圖和Python shell外的任意非用戶視圖)直接退回到用戶視圖,效果等同於執行return命令。
Tcl配置視圖和Python shell下退回到用戶視圖的方式分別為:
· Tcl配置視圖下請使用tclquit返回用戶視圖。
· 在Python shell下請通過執行exit()命令,從Python shell退回到用戶視圖。
【舉例】
# 從接口Ten-GigabitEthernet1/0/1視圖退回到用戶視圖。
[Sysname-Ten-GigabitEthernet1/0/1] return
<Sysname>
screen-length disable命令用來關閉當前用戶的分屏顯示功能。
undo screen-length disable命令用來開啟當前用戶的分屏顯示功能。
【命令】
screen-length disable
undo screen-length disable
【缺省情況】
用戶登錄後將遵循用戶線下的screen-length設置。screen-length設置的缺省情況為:允許分屏顯示,下一屏顯示24行數據。
【視圖】
用戶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使用指導】
分屏顯示功能處於關閉狀態時,會一次顯示所有信息,如果信息較多,則會連續刷屏,不方便立即查看。
該配置隻對當前用戶本次登錄有效,用戶重新登錄後將恢複到缺省情況。
【舉例】
# 關閉當前用戶的分屏顯示功能。
<Sysname> screen-length disable
【相關命令】
· screen-length (基礎配置命令參考/登錄設備)
system-view命令用來從用戶視圖進入係統視圖。
【命令】
system-view [ mc-config ]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mc-config:表示進入多機配置同步係統視圖。不指定本參數,表示進入普通係統視圖。
【使用指導】
設備的係統視圖分為如下幾類:
· 普通係統視圖:進入該視圖及其子視圖後,輸入命令行並回車,該命令立即下發。
· 多機配置同步係統視圖:在多機組網環境下,例如M-LAG組網環境,有些命令要求本端和對端設備配置一致。對於這樣的命令行,管理員需要分別登錄本設備和對端設備,執行相同的命令行,這種方式不但繁瑣,還可能引入配置失誤。
執行system-view mc-config命令,係統會進入多機配置同步係統視圖。在該視圖及其子視圖下配置成功的命令,不但會在本設備下發,還會同步下發給對端設備。以便確保兩台設備的配置一致,同時,可避免登錄對端設備進行重複配置的麻煩。關於多機配置同步的詳細介紹請參考“基礎配置”中的“多機配置同步”。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network-operator
【舉例】
# 從用戶視圖進入係統視圖。
<Sysname> 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Sysname]
# 從用戶視圖進入多機配置同步係統視圖。
<Sysname> system-view mc-config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All commands in this view will be synchronized to the peer device.
terminal mmi-mode enable命令用來進入機機模式。
undo terminal mmi-mode enable命令用來切換到人機模式。
【命令】
terminal mmi-mode enable
undo terminal mmi-mode enable
【缺省情況】
當前用戶處於人機模式下。
【視圖】
用戶視圖
【缺省用戶角色】
network-admin
【使用指導】
請謹慎操作,非必要建議不要切換到機機模式。
開啟本功能進入機機模式後,人機模式下需要輸入“Y/N”、“Y/N/C”或回車等確認項才能向下執行的交互命令將無需用戶確認,默認按用戶繼續執行的確認值返回並直接執行命令。例如,人機模式下,執行reboot命令後,需要用戶輸入“Y/N”才能繼續完成重啟操作;機機模式下,執行reboot命令後無需用戶進行確認方可完成重啟操作。
用戶進入機機模式後,
· 若之前已開啟分屏顯示功能,則顯示信息不再分屏。
· 開啟configuration reauthentication enable命令後需二次認證的高危命令無需再二次確認。
· 確認項需輸入字符串才能向下執行的命令依然需要用戶手工輸入並確認。
【舉例】
# 進入機機模式。
<Sysname> terminal mmi-mode enable
(M)<Sysname> system-view
(M)[Sysname]
# 退出機機模式。
(M)<Sysname> undo terminal mmi-mode enable
<Sysname>
不同款型規格的資料略有差異, 詳細信息請向具體銷售和400谘詢。H3C保留在沒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況下對資料內容進行修改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