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以太網鏈路聚合配置
本章節下載: 05-以太網鏈路聚合配置 (293.45 KB)
目 錄
以太網鏈路聚合的支持情況與設備的型號有關,請參見“配置指導導讀”中的“特性差異情況”部分的介紹。
以太網鏈路聚合簡稱鏈路聚合,它通過將多條以太網物理鏈路捆綁在一起成為一條邏輯鏈路,從而實現增加鏈路帶寬的目的。同時,這些捆綁在一起的鏈路通過相互間的動態備份,可以有效地提高鏈路的可靠性。
如圖1-1所示,Device A與Device B之間通過三條以太網物理鏈路相連,將這三條鏈路捆綁在一起,就成為了一條邏輯鏈路Link aggregation 1,這條邏輯鏈路的帶寬等於原先三條以太網物理鏈路的帶寬總和,從而達到了增加鏈路帶寬的目的;同時,這三條以太網物理鏈路相互備份,有效地提高了鏈路的可靠性。
將多個以太網接口捆綁在一起所形成的組合稱為聚合組,而這些被捆綁在一起的以太網接口就稱為該聚合組的成員端口。每個聚合組唯一對應著一個邏輯接口,我們稱之為聚合接口。
二層聚合組/二層聚合接口:二層聚合組的成員端口全部為二層以太網接口,其對應的聚合接口稱為二層聚合接口(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BAGG)。
· 聚合組與聚合接口的編號是一一對應的,譬如聚合組1對應於聚合接口1。
· 聚合接口的速率和雙工模式取決於對應聚合組內的選中端口(請參見“1.1.1 2. 成員端口的狀態”):聚合接口的速率等於所有選中端口的速率之和,聚合接口的雙工模式則與選中端口的雙工模式相同。
聚合組內的成員端口具有以下兩種狀態:
· 選中(Selected)狀態:此狀態下的成員端口可以參與用戶數據的轉發,處於此狀態的成員端口簡稱為“選中端口”。
· 非選中(Unselected)狀態:此狀態下的成員端口不能參與用戶數據的轉發,處於此狀態的成員端口簡稱為“非選中端口”。
操作Key是係統在進行鏈路聚合時用來表征成員端口聚合能力的一個數值,它是根據成員端口上的一些信息(包括該端口的速率、雙工模式等)的組合自動計算生成的,這個信息組合中任何一項的變化都會引起操作Key的重新計算。在同一聚合組中,所有的選中端口都必須具有相同的操作Key。
根據對成員端口狀態的影響不同,我們可以將成員端口上的配置分為以下三類:
(1) 端口屬性類配置:包含速率、雙工模式和鏈路狀態(up/down)這三項配置內容,是成員端口上最基礎的配置內容。
(2) 第二類配置:包含的配置內容如表1-1所示。在聚合組中,隻有與對應聚合接口的第二類配置完全相同的成員端口才能夠成為選中端口。
表1-1 第二類配置的內容
配置項 |
內容 |
VLAN配置 |
端口上允許通過的VLAN、端口缺省VLAN、端口的鏈路類型(即Trunk、Hybrid、Access類型)、基於IP子網的VLAN配置、基於協議的VLAN配置、VLAN報文是否帶Tag配置 |
MAC地址學習配置 |
是否具有MAC地址學習功能、端口是否具有最大學習MAC地址個數的限製、MAC地址表滿後是否繼續轉發 |
· 在聚合接口上所作的第二類配置,將被自動同步到對應聚合組內的所有成員端口上。當聚合接口被刪除後,這些配置仍將保留在這些成員端口上。
· 由於成員端口上第二類配置的改變可能導致其選中/非選中狀態發生變化,進而對業務產生影響,因此當在成員端口上進行此類配置時,係統將給出提示信息,由用戶來決定是否繼續執行該配置。
(3) 第一類配置:是相對於第二類配置而言的,包含的配置內容有生成樹等。在聚合組中,即使某成員端口與對應聚合接口的第一類配置存在不同,也不會影響該成員端口成為選中端口。
在成員端口上所作的第一類配置,隻有當該成員端口退出聚合組後才能生效。
參考端口從成員端口中選出,其端口屬性類配置和第二類配置將作為同一聚合組內的其它成員端口的參照,以確定這些成員端口的狀態。
在靜態聚合模式下,聚合組內的成員端口上不啟用LACP協議,其端口狀態通過手工進行維護。靜態聚合模式的工作機製如下:
當聚合組內有處於up狀態的端口時,先比較端口的聚合優先級,優先級數值最小的端口作為參考端口;如果優先級相同,再按照端口的全雙工/高速率->全雙工/低速率->半雙工/高速率->半雙工/低速率的優先次序,選擇優先次序最高、且第二類配置與對應聚合接口相同的端口作為該組的參考端口;如果優先次序也相同,則選擇端口號最小的端口作為參考端口。
靜態聚合組內成員端口狀態的確定流程如圖1-2所示。
· 當一個成員端口的端口屬性類配置或第二類配置改變時,其所在靜態聚合組內各成員端口的選中/非選中狀態可能會發生改變。
· 當靜態聚合組內選中端口的數量已達到上限時,後加入的成員端口即使滿足成為選中端口的所有條件,也不會立刻成為選中端口。這樣能夠盡量維持當前選中端口上的流量不中斷,但是由於設備重啟時會重新計算選中端口,因此可能導致設備重啟前、後各成員端口的選中/非選中狀態不一致。
通過采用不同的聚合負載分擔類型及其組合,可以靈活地實現對聚合組內流量的負載分擔。聚合負載分擔的類型包括以下兩種:
· 根據報文的MAC地址進行聚合負載分擔
· 根據報文的IP地址進行聚合負載分擔
用戶可以指定係統按照上述聚合負載分擔類型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來進行負載分擔。
配置任務 |
說明 |
詳細配置 |
|
配置聚合組 |
配置二層靜態聚合組 |
必選 |
|
聚合接口相關配置 |
配置聚合接口的描述信息 |
可選 |
|
開啟聚合接口鏈路狀態變化Trap功能 |
可選 |
||
關閉聚合接口 |
可選 |
||
恢複聚合接口的缺省配置 |
可選 |
||
配置聚合負載分擔類型 |
可選 |
用戶刪除聚合接口時,係統將自動刪除對應的聚合組,且該聚合組內的所有成員端口將全部離開該聚合組。
對於靜態聚合模式,用戶需要保證在同一鏈路兩端端口的選中/非選中狀態的一致性,否則聚合功能無法正常使用。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係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創建二層聚合接口,並進入二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必選 創建二層聚合接口後,係統將自動生成同編號的二層聚合組,且該聚合組缺省工作在靜態聚合模式下 |
退回係統視圖 |
quit |
- |
進入二層以太網接口視圖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必選 多次執行此步驟可將多個二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
將二層以太網接口加入聚合組 |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number |
|
配置端口的聚合優先級 |
link-aggregation port-priority port-priority |
可選 缺省情況下,端口的聚合優先級為32768 改變端口的聚合優先級,將會影響到靜態聚合組成員端口的選中/非選中狀態 |
本節對能夠在聚合接口上進行的部分配置進行介紹。除本節所介紹的以外,能夠在二層以太網接口上進行的配置大多數也能在二層聚合接口上進行,具體配置請參見相關的配置手冊。
通過在接口上配置描述信息,可以方便網絡管理員根據這些信息來區分各接口的作用。
表1-4 配置聚合接口的描述信息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係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進入二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必選 |
配置當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
description text |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的描述信息為“接口名 Interface” |
在聚合接口上開啟了接口鏈路狀態變化Trap功能後,可以使聚合接口在鏈路狀態發生改變時生成並發送端口Link up和Link down的Trap報文。有關Trap的詳細介紹,請參見“網絡管理和監控配置指導”中的“SNMP配置”。
表1-5 開啟聚合接口狀態變化Trap功能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係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開啟全局接口鏈路狀態變化Trap功能 |
snmp-agent trap enable [ standard [ linkdown | linkup ] * ] |
可選 缺省情況下,全局接口鏈路狀態變化Trap功能處於開啟狀態 |
進入二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必選 |
開啟接口鏈路狀態變化Trap功能 |
enable snmp trap updown |
可選 缺省情況下,接口鏈路狀態變化Trap功能處於開啟狀態 |
對聚合接口的開啟/關閉操作,將會影響聚合接口對應的聚合組內成員端口的選中/非選中狀態和鏈路狀態:
· 關閉聚合接口時,將使對應聚合組內所有處於選中狀態的成員端口都變為非選中端口,且所有成員端口的鏈路狀態都將變為down。
· 開啟聚合接口時,係統將重新計算對應聚合組內成員端口的選中/非選中狀態,且所有成員端口的鏈路狀態都將變為up。
表1-6 關閉聚合接口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係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進入二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必選 |
關閉當前接口 |
shutdown |
必選 缺省情況下,聚合接口處於開啟狀態 |
通過執行本操作可以將接口下的所有配置都恢複為缺省配置。
表1-7 恢複聚合接口的缺省配置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係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進入二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必選 |
恢複當前接口的缺省配置 |
default |
必選 |
通過改變負載分擔的類型,可以靈活地實現聚合組流量的負載分擔。用戶既可以指定係統按照報文攜帶的MAC地址和IP地址信息之一或其組合來選擇所采用的負載分擔類型。
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全局配置或在聚合組內配置聚合負載分擔類型。全局的配置對所有聚合組都有效,而聚合組內的配置隻對當前聚合組有效。對於某聚合組來說,優先采用該聚合組內的配置,隻有該聚合組內未進行配置時,才采用全局的配置。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係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配置全局采用的聚合負載分擔類型 |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 destination-ip | destination-mac | source-ip | source-mac } * |
必選 缺省情況下,設備按報文的source-mac與destination-mac進行聚合負載分擔。 |
操作 |
命令 |
說明 |
進入係統視圖 |
system-view |
- |
進入二層聚合接口視圖 |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必選 |
配置聚合組內采用的聚合負載分擔類型 |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 { destination-ip | destination-mac | source-ip | source-mac } * } |
必選 缺省情況下,設備按報文的source-mac與destination-mac進行聚合負載分擔。 |
在完成上述配置後,在任意視圖下執行display命令可以顯示配置後以太網鏈路聚合的運行情況,通過查看顯示信息驗證配置的效果。
表1-10 以太網鏈路聚合顯示與維護
操作 |
命令 |
顯示聚合接口的相關信息 |
display interface [ bridge-aggregation ] [ brief [ down ]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display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brief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顯示全局或聚合組內采用的聚合負載分擔類型 |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 interface [ { bridg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顯示成員端口上鏈路聚合的詳細信息 |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member-port [ interface-list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顯示所有聚合組的摘要信息 |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顯示指定聚合組的詳細信息 |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 bridg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清除聚合接口上的統計信息 |
reset counters interface [ bridg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 |
在聚合組中,隻有端口屬性類配置(請參見“1.1.1 4. 配置分類”)和第二類配置(請參見“1.1.1 4. 配置分類”)都與參考端口(請參見“1.1.1 5. 參考端口”)相同的成員端口才可以成為選中端口。因此,用戶需通過配置使各成員端口的上述配置與參考端口保持一致,而除此以外的其它配置則隻需在聚合接口上進行,不必再在成員端口上重複配置。
本節配置舉例中對於以太網接口的配置,請參見表1-11。以下配置舉例以WX5004為例,實際使用中請以設備實際情況為準。
硬件及型號 |
以太網接口配置前提說明 |
|
安裝在交換機上的無線控製業務板 |
LSQM1WCMB0 LSQM1WCMD0 LSBM1WCM2A0 LSRM1WCM2A1 LSRM1WCM3A1 |
請直接在交換機的以太網接口上配置(無線控製業務板插在交換機的擴展插槽上) 在交換機上使用命令oap connect slot slot-number 可以登錄到LSQM1WCMB0 / LSQM1WCMD0 / LSBM1WCM2A0 / LSRM1WCM2A1 / LSRM1WCM3A1無線控製業務板上 |
LSWM1WCM10 LSWM1WCM20 |
請直接在交換機的以太網接口上配置(無線控製業務板插在交換機的擴展插槽上) 在交換機上使用命令oap connect slot 1 slot-number system system-name可以登錄到LSWM1WCM10 / LSWM1WCM20無線控製業務板上 |
|
有線無線一體化交換機 |
WX3024E |
在無線控製引擎上使用命令oap connect slot 0 登錄到交換引擎上,在交換引擎的以太網接口上配置 |
WX3010E |
在無線控製引擎上使用命令oap connect slot 0 登錄到交換引擎上,在交換引擎的以太網接口上配置 |
|
無線控製器 |
WX6103 |
在主控板上使用命令oap connect slot 0 登錄到交換板上,在交換板的以太網接口上配置 |
WX5002V2 WX5004 |
直接在設備的GE口上配置 |
|
WX6100E |
請直接在WX6100E的交換板的以太網接口上配置(無線控製業務板插在控製器的擴展插槽上) 在無線控製器上使用命令oap connect slot slot-number 可以登錄到EWPXM2WCMD0 無線控製業務板上 |
· AC 1與AC 2通過各自的二層以太網接口GE1/0/1~GE1/0/2相互連接。
· 在AC 1和AC 2上分別配置二層靜態鏈路聚合組,並使兩端的VLAN 10和VLAN 20之間分別互通。
· 通過按照報文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進行聚合負載分擔的方式,來實現數據流量在各成員端口間的負載分擔。
(1) 配置AC 1
# 創建VLAN 10,並將端口GE1/0/3加入到該VLAN中。
<AC1> system-view
[AC1] vlan 10
[AC1-vlan10] port GigabitEthernet 1/0/3
[AC1-vlan10] quit
# 創建VLAN 20,並將端口GE1/0/4加入到該VLAN中。
[AC1] vlan 20
[AC1-vlan20] port GigabitEthernet 1/0/4
[AC1-vlan20] quit
# 創建二層聚合接口1。
[AC1]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AC1-Bridge-Aggregation1] quit
# 分別將端口GE1/0/1和GE1/0/2加入到聚合組1中。
[AC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AC1-Gigabit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AC1-GigabitEthernet1/0/1] quit
[AC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2
[AC1-GigabitEthernet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AC1-GigabitEthernet1/0/2] quit
# 配置二層聚合接口1為Trunk端口,並允許VLAN 10和20的報文通過。
[ACA]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ACA-Bridge-Aggregation1] port link-type trunk
[ACA-Bridge-Aggregation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Please wait...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1...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2... Done.
[AC1-Bridge-Aggregation1] quit
# 配置全局按照報文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進行聚合負載分擔。
[AC1]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source-mac destination-mac
(2) 配置AC 2
AC 2的配置與AC A相似,配置過程略。
(3) 檢驗配置效果
# 查看AC 1上所有聚合組的摘要信息。
[AC1]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
Aggregation Interface Type:
BAGG -- Bridge-Aggregation, RAGG -- Route-Aggregation
Loadsharing Type: Shar -- Loadsharing, NonS -- Non-Loadsharing
AGG Select Unselect Share
Interface Ports Ports Type
--------------------------------------------------------------------------------
BAGG1 2 0 Shar
以上信息表明,聚合組1為負載分擔類型的二層靜態聚合組,包含有兩個選中端口。
# 查看AC 1上全局采用的聚合負載分擔類型。
[AC1]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destination-mac address, source-mac address
以上信息表明,所有聚合組都按照報文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進行聚合負載分擔。
不同款型規格的資料略有差異, 詳細信息請向具體銷售和400谘詢。H3C保留在沒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況下對資料內容進行修改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