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係統維護與調試命令
本章節下載 (267.85 KB)
目 錄
1.3.2 display diagnostic-information
3.1.10 display transceiver alarm interface
3.1.11 display transceiver diagnosis interface
3.1.12 display transceiver interface
3.1.13 display transceiver manuinfo interface
3.1.17 schedule reboot regularity
【命令】
clock datetime HH:MM:SS { YYYY/MM/DD | MM/DD/YYYY }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HH:MM:SS:當前時間,即小時:分鍾:秒。HH取值範圍為0~23,MM和SS取值範圍為0~59。
YYYY/MM/DD、MM/DD/YYYY:表示年、月、日的兩種格式。
l YYYY表示年份,取值範圍為2000~2099;
l MM表示月份,取值範圍為1~12;
l DD表示日期,取值範圍為1~31。
【描述】
clock datetime命令用來設置以太網交換機當前日期和時鍾。
係統啟動時缺省時間為23:55:00 04/01/2000。
在需要嚴格獲取絕對時間的應用環境中,必須使用本命令設定以太網交換機的當前日期和時鍾。
設置完成後,可以使用display clock命令進行查看。
【舉例】
# 設置以太網交換機當前時間為2001年1月1日0時0分0秒。
<Sysname> clock datetime 0:0:0 2001/01/01
<Sysname> display clock
00:00:04 UTC Mon 01/01/2001
Time Zone : add 00:00:00
【命令】
clock summer-time zone-name { one-off | repeating } start-time start-date end-time end-date offset-time
undo clock summer-time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zone-name:夏令時名稱,是一個長度為1~32個字符的字符串。
one-off:表示僅對某一年的夏令時時間進行設置。
repeating:表示對從某一年開始的以後每年的夏令時時間的設置。
start-time:起始時間,格式為HH:MM:SS(小時:分鍾:秒)。
start-date:起始日期,格式為YYYY/MM/DD(年/月/日)或MM/DD/YYYY(月/日/年)。
end-time:結束時間,格式為HH:MM:SS。
end-date:結束日期,格式為YYYY/MM/DD或MM/DD/YYYY。
offset-time:夏令時與標準時間的偏移量,格式為HH:MM:SS。
【描述】
clock summer-time命令用來進行夏令時的相關設置,包括名稱、起止範圍和時間偏移量。undo clock summer-time命令用來取消當前設置。
設置完成後,可以使用display clock命令進行查看。
【舉例】
# 設置夏令時abc1,從2005年8月1日的06:00:00開始,到2005年9月1日的06:00:00結束,時間增加1小時。
<Sysname> clock summer-time abc1 one-off 06:00:00 08/01/2005 06:00:00 09/01/2005 01:00:00
<Sysname> display clock
00:02:36 UTC Mon 01/01/2001
Time Zone : add 00:00:00
Summer-Time : abc1 one-off 06:00:00 08/01/2005 06:00:00 09/01/2005 01:00:00
# 設置夏令時abc2,從2005年開始,每年的8月1日的06:00:00到9月1日的06:00:00,時間增加1小時。
<Sysname> clock summer-time abc2 repeating 06:00:00 08/01/2005 06:00:00 09/01/2005 01:00:00
<Sysname> display clock
00:01:25 UTC Mon 01/01/2001
Time Zone : add 00:00:00
Summer-Time : abc2 repeating 06:00:00 08/01/2005 06:00:00 09/01/2005 01:00:00
【命令】
clock timezone zone-name { add | minus } HH:MM:SS
undo clock timezone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zone-name:時區名稱,長度的範圍為1~32字符。
add:與UTC時間比較增加。
minus:與UTC時間比較減少。
HH:MM:SS:增加或減少的時間(小時/分鍾/秒)。
【描述】
clock timezone命令用來對本地時區信息進行設置,undo clock timezone命令用來將本地時區恢複為缺省的UTC時區。
設置完成後,可以使用display clock命令進行查看。日誌、調試等信息時間采用經過時區和夏令時調整過的本地時間。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clock summer-time、display clock。
【舉例】
# 設置本地時區名稱為Z5,與UTC時間比較增加5小時。
<Sysname> clock timezone z5 add 05:00:00
<Sysname> display clock
05:03:17 z5 Mon 01/01/2001
Time Zone : z5 add 05:00:00
Summer-Time : abc1 one-off 06:00:00 08/01/2005 06:00:00 09/01/2005 01:00:00
【命令】
quit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無
【描述】
quit命令用來使用戶從當前視圖退回到低一級別的視圖。
交換機視圖分為三個級別,由低到高分別為:
l 用戶視圖
l 係統視圖
l VLAN視圖、以太網端口視圖等
如果當前視圖是用戶視圖,則退出係統。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return,system-view。
【舉例】
# 從係統視圖返回到用戶視圖。
<Sysname> 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Sysname] quit
<Sysname>
# 從以太網端口視圖返回到係統視圖。
<Sysname> 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Sysnam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Sysname-GigabitEthernet1/0/1] quit
[Sysname]
【命令】
return
【視圖】
除用戶視圖外的其它視圖
【參數】
無
【描述】
return命令用來從當前視圖退回到用戶視圖,與return命令功能相同的是組合鍵<Ctrl+Z>。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quit。
【舉例】
# 從以太網端口視圖返回到用戶視圖。
<Sysname> 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Sysnam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Sysname-GigabitEthernet1/0/1] return
<Sysname>
【命令】
sysname sysname
undo sysname
【視圖】
係統視圖
【參數】
sysname:交換機係統名,是長度為1~30個字符的字符串。缺省係統名為H3C。
【描述】
sysname命令用來設置以太網交換機的係統名稱。undo sysname命令用來恢複以太網交換機的係統名稱的缺省值。
修改以太網交換機的係統名稱將影響命令行接口的提示符,如以太網交換機的缺省係統名稱為H3C,用戶視圖下的提示符為<H3C>。
【舉例】
# 設置以太網交換機的係統名稱為LSW。
<Sysname> 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Sysname] sysname LSW
[LSW]
【命令】
system-view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無
【描述】
system-view命令用來使用戶從用戶視圖進入係統視圖。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quit,return。
【舉例】
# 從用戶視圖進入係統視圖。
<Sysname> 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Sysname]
【命令】
display clock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無
【描述】
用戶可以執行display clock命令從終端顯示內容中獲取係統的日期、時間、時區和夏令時信息。如果發現係統時間有誤,可及時調整。
本命令可以顯示的時間的最大值是23:59:59 9999/12/31。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clock datetime、clock timezone和clock summer-time。
【舉例】
# 查看係統當前日期和時間。
<Sysname> display clock
18:36:31 beijing Sat 2002/02/02
Time Zone : beijing add 01:00:00
Summer-Time : bj one-off 01:00:00 2003/01/01 01:00:00 2003/08/08 01:00:00
表1-1 display clock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18:36:31 beijing Sat 2002/02/02 |
係統當前時間和時期 |
Time Zone |
用戶配置的時區信息 |
Summer-Time |
用戶配置的夏令時信息 |
【命令】
display debugging [ unit unit-id ]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module-name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unit-id:設備的Unit編號,取值為1。
interface-type:接口類型。
interface-number:接口編號。
module-name:功能模塊的名稱。
【描述】
display debugging命令用來顯示指定設備已經打開的調試開關。
【舉例】
# 顯示設備Unit 1上已經打開的調試開關。
<Sysname> display debugging unit 1
ARP packet debugging switch is on
TCP:
TCP packet debugging switch is on for task any socket any
IP icmp debugging is on
【命令】
display version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無
【描述】
display version命令用來顯示係統的版本信息。
用戶可以通過該命令查看軟件的版本信息、發布時間、交換機的基本硬件配置等信息。
【舉例】
# 顯示係統的版本信息。
<Sysname> display version
H3C Comware Platform Software
Comware Software, Version 3.10, Release 2201
Copyright (c) 2004-2008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H3C S5100-16P-PWR-EI uptime is 0 week, 0 day, 1 hour, 18 minutes
H3C S5100-16P-PWR-EI with 1 Processor
64M bytes DRAM
16M bytes Flash Memory
Config Register points to FLASH
Hardware Version is REV.A
CPLD Version is 001
Bootrom Version is 612
[SubSlot 0] 16 GE ( 4 COMBO ) Hardware Version is REV.A
【命令】
debugging module-name [ debugging-option ]
undo debugging { all | module-name [ debugging-option ] }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module-name:模塊名稱。
debugging-option:調試選項。
all:表示關閉全部調試開關。
【描述】
debugging命令用來打開係統調試開關。undo debugging命令用來關閉係統調試開關。
缺省情況下,調試開關均處於關閉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
l 由於打開調試開關會產生大量的調試信息,導致係統效率的降低,建議不要同時開啟多項功能的調試開關。如果用戶需要一次性關閉全部調試開關,可以使用undo debugging all命令
l 隻有同時配置了debugging、terminal debugging和terminal monitor命令,才能在終端顯示調試信息的具體內容。
l 如果需要顯示已經打開的調試開關,可以使用display debugging命令。
有關terminal monitor命令的詳細介紹,請參考“信息中心”命令手冊。
【舉例】
# 打開IP模塊中Packet選項的調試開關。
<Sysname> debugging ip packet
<Sysname> display debugging
IP packet debugging is on
【命令】
display diagnostic-information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無
【描述】
display diagnostic-information命令用來顯示或保存係統當前各個功能模塊運行的統計信息。如果用戶選擇保存,則係統會將統計信息作為一個文件(擴展名為.diag)保存到Flash中。
【舉例】
# 將係統的診斷信息保存為default.diag文件。
<Sysname> display diagnostic-information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minutes, continue?[Y/N]y
Diagnostic-information is saved to Flash or displayed(Y=save N=display)?[Y/N]y
Please input the file name(*.diag)[flash:/default.diag]:
The file is already existing, overwrite it? [Y/N]y
% Output information to file: flash:/default.diag.
Please wait......
保存完畢後,可以在用戶視圖下執行“more default.diag”命令,配合使用<Page Up>/<Page Down>鍵,即可查看該文件中記錄的內容。
# 顯示係統當前各個功能模塊運行的統計信息。
<Sysname> display diagnostic-information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minutes, continue?[Y/N]y
Diagnostic-information is saved to Flash or displayed(Y=save N=display)?[Y/N]n
-------------------- display version --------------------
……
<略>
【命令】
terminal debugging
undo terminal debugging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無
【描述】
terminal debugging命令用來開啟終端顯示調試信息功能。undo terminal debugging命令用來關閉終端顯示調試信息功能。
缺省情況下,終端顯示調試信息的功能處於關閉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
l 用戶隻有同時配置了terminal monitor命令和terminal debugging命令,才能在當前終端顯示調試信息。
l 當用戶配置undo terminal monitor命令後,即同時關閉了當前終端對日誌信息、告警信息和調試信息的監視功能。
l 本命令配置的監視屬性隻對當前連接有效,當終端與設備的連接超時、重新建立連接後,監視屬性將恢複到缺省情況。
有關terminal monitor命令的詳細介紹,請參考“信息中心”命令手冊。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debugging。
【舉例】
# 開啟終端顯示調試信息功能。
<Sysname> terminal debugging
% Current terminal debugging is on
【命令】
ping [ -a ip-address ] [ -c count ] [ -d ] [ -f ] [ -h ttl ] [ -i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ip ] [ -n ] [ - p pattern ] [ -q ] [ -s packetsize ] [ -t timeout ] [ -tos tos ] [ -v ] string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a ip-address:設置發送ICMP ECHO-REQUEST報文的源IP地址,該地址必須是本地的接口IP地址。
-c:count為發送ICMP ECHO-REQUEST報文次數,範圍1~4294967295,缺省為5次。
-d:設置socket為DEBUGGING模式,缺省為非DEBUGGING模式。
-f:當數據包長度大於接口MTU時不被分片,直接丟棄。
-h ttl:指定ICMP ECHO-REQUEST報文中的TTL數值,取值範圍1~255。缺省為255。
-i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指定發送ICMP ECHO-REQUEST報文的接口的類型和編號。指定該參數後,報文的ttl值被自動設置為1以用來測試直連設備(即設備的IP地址和指定接口的IP地址在同一網段)。
ip:配置設備支持IPv4協議。缺省情況下,設備支持IPv4協議。
-n:將host參數直接作為IP地址,而不需作域名解析;缺省情況下,host首先被當作IP地址,如果不是IP地址則進行域名解析。
-p:pattern為ICMP ECHO-REQUEST報文填充字節,格式為16進製,如-p ff 將報文全部填充為ff,缺省填充方式為從0x01開始,逐漸遞增,直到0x09為止,然後重複。
-q:除統計數字外,不顯示其它詳細信息,缺省為顯示包括統計信息在內的全部信息。
-s packetsize:為ICMP ECHO-REQUEST報文長度(不包括IP和ICMP報文頭),以字節為單位,取值範圍為20~32000,缺省報文長度為56字節。
-t timeout:為發送完ICMP ECHO-REQUEST後,等待ICMP ECHO-REPLY的超時時間,以ms為單位,取值範圍為0~65535,缺省超時時間為2000ms。
-tos tos:指定ICMP ECHO-REQUEST報文中的ToS數值,取值範圍為0~255。缺省為0。
-v:顯示接收到的非ECHO-REPLY的其它ICMP報文;缺省不顯示其它非ECHO-REPLY的ICMP報文。
string:目的設備的主機名(長度為1~30個字符)或IP地址。
ping命令也支持配置ipv6參數,具體介紹,請參見“IPv6管理命令”。
【描述】
ping命令用來檢查指定目的設備是否可達,並輸出相應的統計信息。
ping執行過程為:向目的地發送ICMP ECHO-REQUEST報文,如果到目的地網絡連接工作正常,則目的主機接收到ICMP ECHO-REQUEST報文後,向源主機響應ICMP ECHO-REPLY報文。
可以用ping命令測試網絡連接是否出現故障或網絡線路質量等,其輸出信息包括:
l 目的地對每個ICMP ECHO-REQUEST報文的響應情況,如果在超時時間內沒有收到響應報文,則輸出“Request time out.”,否則顯示響應報文的字節數、報文序號、TTL和響應時間等。
l 最後的統計信息,包括發送報文個數、接收到響應報文個數、未響應報文數百分比和響應時間的最小、最大和平均值。
如果網絡傳輸速度較慢,可以適當加大等待響應報文的超時時間。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tracert。
【舉例】
# 檢查IP地址為202.38.160.244的主機是否可達。
<Sysname> ping 202.38.160.244
ping 202.38.160.244 :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1 ttl=255 time = 1ms
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2 ttl=255 time = 2ms
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3 ttl=255 time = 1ms
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4 ttl=255 time = 3ms
Reply from 202.38.160.244 : bytes=56 sequence=5 ttl=255 time = 2ms
--202.38.160.244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 transmitted
5 packet received
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2/3 ms
以上信息表明,目的主機可達,源設備發出的探測報文均能得到回應,報文往返的最短時間、平均時間和最長時間分別為1ms、2ms和3ms。
【命令】
tracert [ -a source-ip ] [ -f first-ttl ] [ -m max-ttl ] [ -p port ] [ -q num-packet ] [ -w timeout ] string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a source-ip:配置tracert命令使用的源接口IP地址。
-f first-ttl:設定tracert命令發出的報文中TTL的初始取值,作用為在輸出信息中隻顯示網絡路徑中某一跳之後的網關地址。如first-ttl參數的取值為3,則在輸出信息中,從以源地址開始第三跳的網關地址開始顯示。first-ttl參數的取值範圍為1~255,缺省取值為1。
-m max-ttl:設定tracert命令發出的報文中TTL取值的上限,當到達max-ttl之後,tracert命令將不再發送報文。-m參數的作用為收集路徑中從源地址開始某一跳數之前的網關地址作為結果輸出。如設定max-ttl的取值為5,則在輸出信息中,隻顯示從源地址開始前五跳之內的網關地址。max-ttl的取值範圍為1~255,缺省取值為30。
-p port:設定tracert發出的報文中目的主機的端口號,用戶一般無須更改此選項;port的取值範圍為0~65535,缺省取值為33434。
-q num-packet:設定tracer命令每次發送的探測數據包的個數。nqueries的取值範圍為0~65535,缺省取值為3。
-w timeout:設定等待ICMP錯誤消息的超時時間,timeout取值範圍為0~65535,單位為毫秒,缺省取值為5000。
string:目的設備的主機名(長度為1~20個字符)或IP地址。
tracert命令也支持配置ipv6參數,具體介紹,請參見“IPv6管理命令”。
【描述】
tracert命令用來測試數據包從源設備到目的設備所經過的網關,主要用於檢查網絡連接是否可達,以及輔助分析網絡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
tracert命令的執行過程:首先發送一個TTL為1的數據包,因此第一跳發送回一個ICMP錯誤消息以指明此數據包不能被發送(因為TTL超時),之後此數據包被重新發送,TTL為2,同樣第二跳返回TTL超時,這個過程不斷進行,直到到達目的地。執行這些過程的目的是記錄每一個ICMP TTL超時消息的源地址,以提供一個IP數據包到達目的地所經曆的路徑。
當用ping命令測試發現網絡出現故障後,可以用tracert命令分析出現故障的網絡節點。
tracert命令的輸出信息包括到達目的地所有網關的IP地址,如果某網關超時,則輸出“* * *”。
【舉例】
# 測試數據包到IP地址為18.26.0.115的目的主機所經過的網關。
<Sysname> tracert 18.26.0.115
tracert to 18.26.0.115 (18.26.0.115), 30 hops max,40 bytes packet
1 128.3.112.1 (128.3.112.1) 0 ms 0 ms 0 ms
2 128.32.216.1 (128.32.216.1) 19 ms 19 ms 19 ms
3 128.32.206.1 (128.32.206.1) 39 ms 19 ms 19 ms
4 128.32.136.23 (128.32.136.23) 19 ms 39 ms 39 ms
5 128.32.168.22 (128.32.168.22) 20 ms 39 ms 39 ms
6 128.32.197.4 (128.32.197.4) 59 ms 119 ms 39 ms
7 131.119.2.5 (131.119.2.5) 59 ms 59 ms 39 ms
8 129.140.70.13 (129.140.70.13) 80 ms 79 ms 99 ms
9 129.140.71.6 (129.140.71.6) 139 ms 139 ms 159 ms
10 129.140.81.7 (129.140.81.7) 199 ms 180 ms 300 ms
11 129.140.72.17 (129.140.72.17) 300 ms 239 ms 239 ms
12 * * *
13 128.121.54.72 (128.121.54.72) 259 ms 499 ms 279 ms
14 * * *
15 * * *
16 * * *
17 * * *
18 18.26.0.115 (18.26.0.115) 339 ms 279 ms 279 ms
【命令】
boot boot-loader [ backup-attribute ] { file-url | device-name }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backup-attribute:設定文件的備份屬性。
file-url:Flash中主機軟件的文件路徑+文件名稱,長度為1-64個字符。
device-name:以unit[NO.]>flash:的形式表示目標文件存放在其他設備的flash中。
【描述】
boot boot-loader命令用來指定交換機下次啟動使用的主機軟件。
此命令指定Flash的.bin文件作為下次啟動使用的主機軟件。
【舉例】
# 指定交換機下次啟動時使用的主機軟件。
<Sysname> boot boot-loader S5100.bin
The specified file will be booted next time on unit 1!
【命令】
boot bootrom { file-url | device-name }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file-ulr:Flash中Bootrom的文件路徑+文件名稱,長度為1~64位的字符串。
device-name:以unit[NO.]>flash:的形式表示目標文件存放在其他設備的flash中。
【描述】
boot bootrom命令用來升級交換機的Bootrom,升級後的Bootrom將在下次啟動時使用。
【舉例】
# 使用名為S5100.btm的文件升級交換機的Bootrom。
<Sysname> boot bootrom S5100.btm
This will update Bootrom on unit 1. Continue? [Y/N] y
Upgrading Bootrom, please wait...
Upgrade Bootrom succeeded!
【命令】
display boot-loader [ unit unit-id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unit-id:設備的Unit編號,取值為1。
【描述】
display boot-loader命令用來顯示交換機下次啟動所采用的主機軟件(.BIN文件)。
【舉例】
# 顯示交換機下次啟動所采用的主機軟件。
<Sysname> display boot-loader
Unit 1:
The current boot app is: s5100.bin
The main boot app is: s5100.bin
The backup boot app is:
表3-1 display boot-loader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The current boot app is |
係統本次啟動時使用的啟動文件 |
The main boot app is |
係統下次啟動時將使用的主用啟動文件 |
The backup boot app is |
係統下次啟動時將使用的備用啟動文件 |
【命令】
display cpu [ unit unit-id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unit-id: 設備的Unit編號,取值為1。
【描述】
display cpu命令用來顯示CPU的使用狀態。
【舉例】
# 顯示CPU的使用狀態。
<Sysname> display cpu
Unit 1
Board 0 CPU busy status:
12% in last 5 seconds
12% in last 1 minute
12% in last 5 minutes
表3-2 display cpu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CPU busy status |
交換機CPU的占用率狀態 |
12% in last 5 seconds 12% in last 1 minute 12% in last 5 minutes |
最近5秒CPU占用率為12% 最近一分鍾CPU占用率為12% 最近五分鍾CPU占用率為12% |
【命令】
display device [ manuinfo | unit unit-id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manuinfo:顯示設備的製造信息。
unit-id:設備的Unit編號,取值為1。
【描述】
display device命令用來顯示各單板(主板和子板)的模塊類型、工作狀態信息。
用戶可以通過此命令來顯示各單板的模塊類型、工作狀態信息,這些信息包括物理板號、子物理板號、端口個數、PCB版本號、FPGA版本號、CPLD版本號、BOOTROM軟件版本號、地址學習模式、接口板類型等。
【舉例】
# 顯示單板的信息。
<Sysname> display device
Unit 1
SlotNo SubSNo PortNum PCBVer FPGAVer CPLDVer BootRomVer AddrLM Type State
0 0 16 REV.A NULL 001 612 IVL MAIN Normal
表3-3 display device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SlotNo |
槽位編號 |
SubSNo |
子槽位編號 |
PortNum |
端口數量 |
PCBVer |
PCB板版本號 |
FPGAVer |
FPGA封裝版本號 |
CPLDVer |
硬件CPLD邏輯版本號 |
BootRomVer |
BootRom版本號 |
AddrLM |
MAC地址學習模式 |
Type |
板卡類型 |
State |
工作狀態 |
【命令】
display fan [ unit unit-id [ fan-id ]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unit-id:設備的Unit編號,取值為1。
fan-id:風扇編號。
【描述】
display fan命令用來顯示交換機風扇工作狀態。
【舉例】
# 顯示當前交換機的風扇工作狀態。
<Sysname> display fan
Unit 1
Fan 1 State: Normal
Fan 2 State: Normal
Fan 3 State: Normal
以上信息表示當前交換機的3個風扇均工作正常。
【命令】
display memory [ unit unit-id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unit-id:設備的Unit編號,取值為1。
【描述】
display memory命令用來顯示交換機的內存使用狀態。
【舉例】
# 顯示交換機的內存使用狀態。
<Sysname> display memory
Unit 1
System Available Memory(bytes): 27460224
System Used Memory(bytes): 10900616
Used Rate: 39%
表3-4 display memory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System Available Memory(bytes) |
係統可用的內存總大小,單位為字節 |
System Used Memory(bytes) |
係統已經使用的內存大小,單位為字節 |
Used Rate |
已經使用的內存所占總內存的比例 |
【命令】
display power [ unit unit-id [ power-id ]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unit-id:設備的Unit編號,取值為1。
power-id:電源編號。
【描述】
display power命令用來顯示交換機的電源工作狀態。
【舉例】
# 顯示當前交換機的電源工作狀態。
<Sysname> display power
Unit 1
power 1
State : Normal
Type : AC
上述信息表示,本機的電源為交流電源,當前工作正常。
【命令】
display schedule reboot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無
【描述】
display schedule reboot命令用來查看交換機定時重啟功能設置情況。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schedule reboot at、schedule reboot delay。
【舉例】
# 顯示當前交換機的定時重啟功能設置情況。
<Sysname> display schedule reboot
System will reboot at 16:00:00 2002/11/1 (in 2 hours and 5 minutes).
【命令】
display transceiver alarm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表示接口類型和接口編號。
【描述】
display transceiver alarm interface命令用來顯示可插拔模塊的當前故障告警信息。
如果沒有故障,則顯示為“None”。
可能出現的故障告警信息見表3-5。
表3-5 display transceiver alarm interface命令輸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說明 |
|
GBIC/SFP |
||
RX loss of signal |
接收信號丟失 |
|
RX power high |
接收光功率高告警 |
|
RX power low |
接收光功率低告警 |
|
TX fault |
發送錯誤 |
|
TX bias high |
偏置電流高告警 |
|
TX bias low |
偏置電流低告警 |
|
TX power high |
發送光功率高告警 |
|
TX power low |
發送光功率低告警 |
|
Temp high |
溫度高告警 |
|
Temp low |
溫度低告警 |
|
Voltage high |
電壓高告警 |
|
Voltage low |
電壓低告警 |
|
Transceiver info I/O error |
模塊信息讀寫錯誤 |
|
Transceiver info checksum error |
模塊信息校驗和錯誤 |
|
Transceiver type and port configuration mismatch |
模塊類型和端口配置不匹配 |
|
Transceiver type not supported by port hardware |
端口不支持該模塊類型 |
|
XFP |
||
RX loss of signal |
接收信號丟失 |
|
RX not ready |
接收狀態未就緒 |
|
RX CDR loss of lock |
RX CDR時鍾失鎖 |
|
RX power high |
接收光功率高告警 |
|
RX power low |
接收光功率低告警 |
|
TX not ready |
發送狀態未就緒 |
|
TX fault |
發送錯誤 |
|
TX CDR loss of lock |
TX CDR時鍾失鎖 |
|
TX bias high |
偏置電流高告警 |
|
TX bias low |
偏置電流低告警 |
|
TX power high |
發送光功率高告警 |
|
TX power low |
發送光功率低告警 |
|
Module not ready |
模塊狀態未就緒 |
|
APD supply fault |
APD(Avalanche Photo Diode,雪崩光電二極管)錯誤 |
|
TEC fault |
TEC(Thermoelectric Cooler)錯誤 |
|
Wavelength unlocked |
光信號波長失鎖 |
|
Temp high |
溫度高告警 |
|
Temp low |
溫度低告警 |
|
Voltage high |
電壓高告警 |
|
Voltage low |
電壓低告警 |
|
Transceiver info I/O error |
模塊信息讀寫錯誤 |
|
Transceiver info checksum error |
模塊信息校驗錯誤 |
|
Transceiver type and port configuration mismatch |
模塊類型和端口配置不匹配 |
|
Transceiver type not supported by port hardware |
端口不支持該模塊類型 |
|
XENPAK |
||
WIS local fault |
WIS(WAN Interface Sublayer)本地錯誤 |
|
Receive optical power fault |
接收光功率錯誤 |
|
PMA/PMD receiver local fault |
PMA/PMD(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接收器本地錯誤 |
|
PCS receive local fault |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接收本地錯誤 |
|
PHY XS receive local fault |
PHY XS(PHY Extended Sublayer)接收本地錯誤 |
|
RX power high |
接收光功率高告警 |
|
RX power low |
接收光功率低告警 |
|
Laser bias current fault |
激光器偏置電流錯誤 |
|
Laser temperature fault |
激光器溫度錯誤 |
|
Laser output power fault |
激光器輸出光功率錯誤 |
|
TX fault |
發送器錯誤 |
|
PMA/PMD receiver local fault |
PMA/PMD接收器本地錯誤 |
|
PCS receive local fault |
PCS接收本地錯誤 |
|
PHY XS receive local fault |
PHY XS接收本地錯誤 |
|
TX bias high |
偏置電流高告警 |
|
TX bias low |
偏置電流低告警 |
|
TX power high |
發送光功率高告警 |
|
TX power low |
發送光功率低告警 |
|
Temp high |
溫度高告警 |
|
Temp low |
溫度低告警 |
|
Transceiver info I/O error |
模塊信息I/O錯誤 |
|
Transceiver info checksum error |
模塊信息校驗錯誤 |
|
Transceiver type and port configuration mismatch |
模塊類型和端口配置不匹配 |
|
Transceiver type not supported by port hardware |
端口不支持該模塊類型 |
|
S5100-SI/EI係列以太網交換機支持的可插拔模塊請參見《H3C S5100-SI/EI係列以太網交換機 安裝手冊》。
【舉例】
# 顯示接口GigabitEthernet1/0/50上插入的可插拔模塊的當前故障告警信息。
<Sysname> display transceiver alarm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50
GigabitEthernet1/0/50 transceiver current alarm information:
TX fault
表3-6 display transceiver alarm interface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說明 |
transceiver current alarm information |
接口光模快當前故障告警信息 |
TX fault |
發送錯誤 |
【命令】
display transceiver diagnosis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表示接口類型和接口編號。
【描述】
display transceiver diagnosis interface命令用來顯示H3C定製防偽可插拔光模塊的數字診斷參數的當前測量值。
【舉例】
# 顯示接口GigabitEthernet1/0/50上插入的H3C定製防偽可插拔光模塊的數字診斷參數的當前測量值。
<Sysname> display transceiver diagnosis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50
GigabitEthernet1/0/50 transceiver diagnostic information:
Current diagnostic parameters:
Temp(°C) Voltage(V) Bias(mA) RX power(dBM) TX power(dBM)
36 3.31 6.13 -35.64 -5.19
表3-7 display transceiver diagnosis interface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說明 |
transceiver diagnostic information |
接口攜帶的光模塊的數字診斷信息 |
Current diagnostic parameters |
當前的診斷參數 |
Temp.(°C) |
數字診斷參數——溫度,單位為°C,精確到1°C |
Voltage(V) |
數字診斷參數——電壓,單位為V,精確到0.01V |
Bias(mA) |
數字診斷參數——偏置電流,單位為mA,精確到0.01mA |
RX power(dBM) |
數字診斷參數——接收光功率,單位為dBM,精確到0.01dBM |
TX power(dBM) |
數字診斷參數——發送光功率,單位為dBM,精確到0.01dBM |
【命令】
display transceiver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表示接口類型和接口編號。
【描述】
display transceiver interface命令用來顯示可插拔模塊的主要特征參數。
【舉例】
# 顯示接口GigabitEthernet1/0/50上插入的可插拔模塊的主要特征參數。
<Sysname> display transceive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50
GigabitEthernet1/0/50 transceiver information:
Transceiver Type : 1000_BASE_LX_SFP
Connector Type : LC
Wavelength(nm) : 1310
Transfer Distance(km) : 10(9um)
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 : YES
Vendor Name : H3C
Ordering Name : SFP-GE-LX10-SM1310
表3-8 display transceiver interface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說明 |
transceiver information |
可插拔模塊信息 |
Transceiver Type |
可插拔模塊的物理型號 |
Connector Type |
可插拔模塊的連接器類型,其中: l 光纖連接器包括SC(SC Connector,NTT公司推出的拔插鎖緊式光纖連接器)、LC(LC Connector,Lucent公司推出的1.25mm/RJ45鎖緊式光纖連接器)兩種類型 l 其他連接器包括RJ-45、CX4等類型 |
Wavelength(nm) |
l 光模塊:顯示發送激光中心波長,單位nm;對於支持多條不同波長光路的模塊(例如10GBASE-LX4模塊),各個波長值之間用逗號分隔 l 電模塊:顯示為“N/A” |
Transfer distance(xx) |
傳輸距離,對於單模模塊,xx顯示為km,其他模塊xx顯示為m。當模塊支持多種傳輸介質時,各個傳輸距離值之間用逗號分隔。距離值後麵括號裏包含對應的“傳輸介質”。下麵是各個介質的名稱: l 9um:表示9/125um單模光纖 l 50um:表示50/125um多模光纖 l 62.5um:表示62.5/125um多模光纖 l TP:表示雙絞線 l CX4:表示CX4電纜 |
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 |
對數字診斷功能的支持情況,其中, l YES:表示支持數字診斷 l NO:表示不支持數字診斷 |
Vendor Name |
模塊生產或定製廠商名稱,其中: l H3C定製防偽模塊:顯示為H3C l 其他模塊:顯示模塊的生產廠商名稱 |
Ordering Name |
可插拔模塊的對外型號 |
S5100-SI/EI係列以太網交換機千兆SFP端口不僅支持千兆SFP模塊還支持百兆SFP模塊。
【命令】
display transceiver manuinfo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視圖】
任意視圖
【參數】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表示接口類型和接口編號。
【描述】
display transceiver manuinfo interface命令用於顯示H3C定製防偽可插拔模塊的部分電子標簽信息。
【舉例】
# 顯示接口GigabitEthernet1/0/50上插入的H3C定製防偽可插拔模塊的部分電子標簽信息。
<Sysname> display transceiver manuinfo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50
GigabitEthernet1/0/50 transceiver manufacture information:
Manu. Serial Number : 213410A0000054000251
Manufacturing Date : 2007-07-28
Vendor Name : H3C
表3-9 display transceiver manuinfo interface命令顯示信息描述表
字段 |
說明 |
Manu. Serial Number |
在調測(調試、測試)過程中生成的序列號 |
Manufacturing Date |
調測日期,取值為調測平台計算機的係統日期 |
Vendor Name |
定製廠商名稱,即H3C |
【命令】
reboot [ unit unit-id ]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unit-id:設備的Unit編號,取值為1。
【描述】
reboot命令用來重新啟動以太網交換機。
重啟之前係統會檢查配置是否改變,如果配置發生了改變,係統將提示用戶確認是否繼續,防止因用戶遺忘導致重啟後原有配置失效。
【舉例】
# 不保存當前配置,直接重啟設備。
<Sysname> reboot
Start to check configuration with next startup configuration file,
please wait......
This command will reboot the devic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lost in next startup if you continue. Continue? [Y/N] y
This will reboot device. Continue? [Y/N] y
<Sysname>
%Apr 2 00:06:01:148 2006 Sysname DEV/5/DEV_LOG:- 1 -
Switch is rebooting...
Starting......
【命令】
schedule reboot at hh:mm [ mm/dd/yyyy | yyyy/mm/dd ]
undo schedule reboot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hh:mm:交換機重新啟動的時間,即幾點幾分。其中hh的取值範圍為0~23,mm的取值範圍為0~59。
mm/dd/yyyy | yyyy/mm/dd:交換機重新啟動的日期,是表示年、月、日的兩種格式。其中yyyy的取值範圍為2000~2099;mm的取值範圍為1~12;dd的取值與具體月份相關。注意設定的日期與係統當前日期相比,不能大於30天。
【描述】
schedule reboot at命令用來開啟交換機的定時重啟功能,並設置具體的重啟時間。undo schedule reboot用來關閉交換機的定時重啟功能。
缺省情況下,交換機定時重啟功能處於禁止狀態。
交換機定時器的精度為1分鍾。在到達設定的重啟時間時,交換機將在該時刻後一分鍾內重啟。
需要注意的是:
l 如果schedule reboot at命令指定了具體的日期(年月日)參數,而且參數表示的是將來的日期,則交換機將在設定的時間點重新啟動,誤差在1分鍾以內。
l 如果schedule reboot at命令沒有指定具體的日期參數,則分為兩種情況:若設置的時間點在當前時間之後,交換機在當天的該時間點重新啟動;若設置的時間點在當前時間之前,交換機在第二天的該時間點重新啟動。
l 配置該命令後,係統會提示您輸入確認信息,隻有鍵入“Y”或者“y”後,設置才能生效。如果以前配置過該命令,則新設置的重啟時間將會生效。
l 如果在配置schedule reboot at命令後,又用clock datetime命令對係統時間進行了調整,則設置的重啟時間將會失效。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reboot、display schedule reboot。
【舉例】
# 當前時間為05:06,設置交換機在當天晚上22:00重新啟動。
<Sysname> schedule reboot at 22:00
Reboot system at 22:00 2000/04/02(in 16 hours and 53 minutes)
confirm?[Y/N]:y
<Sysname>
【命令】
schedule reboot delay { hh:mm | mm }
undo schedule reboot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hh:mm:交換機重新啟動的等待時延,格式為“小時:分鍾”。hh的取值範圍為0~720,mm的取值範圍為0~59,hh:mm的取值不能超過720:00。
mm:交換機重新啟動的等待時延,格式為“絕對分鍾數”。取值範圍為0~43200。
【描述】
schedule reboot delay命令用來開啟交換機的延時重啟功能,並設定延遲時間。undo schedule reboot用來取消設置的重啟延遲時間。
缺省情況下,交換機延時重啟功能處於關閉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
l 交換機定時器的精度為1分鍾。在到達設定的重啟時間時,交換機將在該時刻後一分鍾內重啟。
l 可以用兩種格式來設置交換機延遲時間,即“小時:分鍾”和“絕對分鍾數”。但總的分鍾數不能大於30×24×60分鍾(即30天)。
l 配置該命令後,係統會提示輸入確認信息,隻有鍵入“Y”或“y”後,設置才能生效。如果以前配置過該命令,則新設置的延遲時間將會生效。
l 如果配置schedule reboot delay命令後,又用clock datetime命令對係統時間進行了調整,則配置的重啟延遲時間失效。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reboot、schedule reboot at、undo schedule reboot、display schedule reboot。
【舉例】
# 當前時間是05:15,配置交換機在70分鍾後重新啟動。
<Sysname> schedule reboot delay 70
Reboot system at 06:25 2000/04/02(in 1 hours and 10 minutes)
confirm?[Y/N]:y
<Sysname>
【命令】
schedule reboot regularity at hh:mm period
undo schedule reboot regularity
【視圖】
係統視圖
【參數】
hh:mm:交換機重新啟動的時間點,格式為“小時:分鍾”。hh的取值範圍為0~24;mm的取值範圍為0~59。
period:交換機重新啟動的周期,表示形式為period = { daily | { monday | tuesday | wednesday | thursday | friday | saturday | sunday }* }。daily表示重啟周期為一天,即每天的指定時間進行重啟。{ monday | tuesday | wednesday | thursday | friday | saturday | sunday }*表示在每周指定的日期進行重啟操作。
【描述】
schedule reboot regularity命令用來設定交換機進行周期性的重啟操作,並設定周期時間。undo schedule reboot regularity用來取消配置的交換機重啟周期。
缺省情況下,沒有配置交換機進行周期性的重啟操作。
交換機定時器的精度為1分鍾。在到達設定的重啟時間時,交換機將在該時刻後一分鍾內重啟。
配置該命令後,係統會提示您輸入確認信息,隻有鍵入“Y”或“y”後,設置才能生效。如果以前有相應的設置,則直接覆蓋原有信息。
如果配置schedule reboot regularity命令後,又用clock datetime命令對係統時間進行了調整,則原來配置的schedule reboot regularity參數將會失效。
相關配置可參考命令reboot、schedule reboot at、undo schedule reboot、display schedule reboot。
【舉例】
# 設置交換機在每周四的10:00自動重啟。
<Sysname> 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Sysname] schedule reboot regularity at 10:00 thursday
Schedule reboot regularity, are you sure?[Y/N]:y
[Sysname]
【命令】
system-monitor enable
undo system-monitor enable
【視圖】
係統視圖
【參數】
無
【描述】
system-monitor enable命令用來開啟係統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功能。undo system-monitor enable命令用來關閉係統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功能。
該功能可以對CPU、中斷等係統運行情況進行動態記錄,以便於設備產生問題時的分析處理。
缺省情況下,係統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功能處於開啟狀態。
此功能開啟時會占用一定的CPU,若用戶網絡對CPU利用率要求較高,可以選擇關閉此功能,以減少對CPU資源的占用。
【舉例】
# 關閉係統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功能。
<Sysname> 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Sysname] undo system-monitor enable
【命令】
xmodem get { file-url | device-name }
【視圖】
用戶視圖
【參數】
file-url:Flash Memory中主機軟件的文件路徑+文件名稱。
device-name:以unit[NO.]>flash:的形式表示目標文件存放在本地文件存儲器中。
【描述】
xmodem get命令通過XModem協議從連接到交換機Console口的本地設備上下載文件。本命令隻能在通過Console口登錄交換機的情況下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
交換機Console口和本地設備串口的通訊參數必須相同,且Console口的接口類型必須為AUX接口。
【舉例】
# 通過XModem協議下載文件。
<Sysname> xmodem get flash:/config.cfg
**** WARNING ****
xmodem is a slow transfer protocol limited to the current speed settings of the auxiliary port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download no exec input/output will be available!
---- ******* ----
不同款型規格的資料略有差異, 詳細信息請向具體銷售和400谘詢。H3C保留在沒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況下對資料內容進行修改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