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堆疊、M-LAG均通過將多台設備虛擬為一台設備的方式提升了可靠性,但二者在配置上存在很大差異。二者的雙主檢測形式、狀態協商方式、虛擬係統IP與MAC地址等均存在較大差異。詳細對比信息見表1。
堆疊 | M-LAG | |
---|---|---|
虛擬係統的IP | 堆疊設備組有統一的IP地址。 堆疊生效後各成員自己的IP地址失效。 | M-LAG設備組成員有各自的IP地址。 M-LAG設備組沒有統一的IP地址。 |
虛擬係統的MAC | 堆疊設備組有統一的MAC地址。 堆疊生效後各成員自己的MAC地址失效。 | M-LAG設備組成員有各自的MAC地址。 M-LAG設備組沒有統一的MAC地址。 |
設備登錄 | 所有設備相當於一台設備,登錄設備組中任意一台設備均相當登錄主設備。 | 所有設備獨立,各設備仍有獨立的管理網口。 |
雙主檢測鏈路 |
| 三層可達的鏈路 |
狀態協商 | 通過iStack鏈路傳遞報文。 | 通過peer-link鏈路傳遞Hello報文、設備信息報文。 |
可檢測的故障 |
|
|
堆疊與M-LAG的配置存在較大差異。那麼這兩種方式各有什麼優點呢?詳細的對比情況見表1。
堆疊 | M-LAG | |
---|---|---|
可靠性 | 一般:控製麵集中,故障可能在成員設備上擴散。主設備的故障可能影響成員設備,可靠性一般。 | 較高:控製麵獨立,故障域隔離。 |
成本 | 一般:需部署堆疊線纜。 | 一般:需部署Peer-link線纜。 |
配置複雜度 | 簡單:邏輯上為一台設備,多台設備同時配置。 | 正常:多台設備獨立配置。 |
擴展能力 | 一般:控製麵的能力局限於主設備的能力。 | 較強:擴展能力不受單台設備限製。 |
對業務的影響 | 升級:業務20秒~1分鍾的中斷。 擴容:三台設備以上擴容時需改變原有網絡架構或重啟設備,影響現有業務。 | 升級:流量秒級中斷。 擴容:不改變原有網絡架構,不影響現有業務。 |
升級複雜度 | 高:通過堆疊快速升級可以降低業務中斷時間,但升級操作時間變長,升級風險變高。 | 低:通過reboot升級,操作簡單,風險低。 |
網絡設計 | 相對簡單:邏輯上單節點設計。 | 相對複雜:邏輯上雙節點設計。 |
總的來說,堆疊具有配置、設計相對簡單的優點,但靈活度、可靠性、升級複雜程度均不如M-LAG;M-LAG相比於堆疊雖然配置複雜度較高,但其控製麵解耦、組網靈活度高的特點使其可靠性更強。
(0)
暫無評論
親~登錄後才可以操作哦!
確定你的郵箱還未認證,請認證郵箱或綁定手機後進行當前操作
舉報
×
侵犯我的權益
×
侵犯了我企業的權益
×
抄襲了我的內容
×
原文鏈接或出處
誹謗我
×
對根叔社區有害的內容
×
不規範轉載
×
舉報說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