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交換機 5100 上,接兩台路由器 er5200
1、路由器1地址 192.168.7.1 與 5100 的G23口相連,vlan 7 ip 192.168.7.2,路由回程正常
2、路由器2地址 192.168.8.1 與 5100 的G24口相連,vlan 7 ip 192.168.8.2,路由回程正常
3、當前有多個vlan ,設定了隻有 vlan 1 能上外網,5100 上配置了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7.1 ,網絡一切正常;
4、由於客戶端比較多,一台er5200承受不了,又加了一台 路由器2 ,想在不影響原來網絡使用的情況下,逐步優化,比如說,原來的 vlan 110 的網段ip 192.168.110.0,直接走 路由器2 上外網;
5、去除路由器1對 192.168.110.0 的回指路由,5100 上加了一條靜態路由,ip route-static 192.168.110.0 24 192.168.8.1 不起作用,上不了外網,內網正常;
6、做以下配置:# 創建ACL,匹配VLAN 110的流量 acl number 3000 rule 0 permit ip source 192.168.110.0 0.0.0.255 quit # 創建策略路由,指定匹配ACL 3000的流量走192.168.8.1 policy-based-route PBR_VLAN110 permit node 10 if-match acl 3000 apply next-hop 192.168.8.1 quit # 在VLAN 110接口上應用策略路由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10 ip policy-based-route PBR_VLAN110 quit
能上外網,內網上不了
請問應該怎麼配置?為什麼 ip route-static 192.168.110.0 24 192.168.8.1 是 <Inactive>
兩種配置方式,都能在主交換機上 ping 192.168.8.1 是有返回的
(0)
看了你的描述、
問題現象是內網 vlan 110 的地址段匹配策略路由後、訪問外網正常,內網互訪不通是吧?
--
原因是:
策略路由優先級別高於靜態路由(直連路由);vlan110 的數據進入交換機,因為你配置的是基於源地址的策略路由、會直接匹配將數據包 扔到 下一跳 8.1轉發、而不會匹配直連路由進行內網轉發 ;
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
在配置策略路由時候、先配置一個節點 優先匹配 內網互訪的地址段、不設置apply動作,
(0)
### **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案**
#### **一、靜態路由 `<Inactive>` 的原因**
1. **下一跳不可達**
- 主交換機5100的默認路由指向 `192.168.7.1`(路由器1),而靜態路由 `ip route-static 192.168.110.0 24 192.168.8.1` 的下一跳是 `192.168.8.1`(路由器2)。
- **關鍵問題**:主交換機需要通過 `VLAN7` 的接口(`192.168.8.2`)與路由器2的接口(`192.168.8.1`)通信。若 `VLAN7` 的接口未正確配置或鏈路不通,會導致下一跳不可達。
- **驗證方法**:在主交換機上執行 `ping 192.168.8.1`,若不通則檢查物理鏈路、VLAN配置和接口IP。
2. **路由優先級衝突**
- 默認路由 `0.0.0.0/0` 的優先級可能覆蓋了 `192.168.110.0/24` 的靜態路由。
- **解決方法**:確認靜態路由優先級是否高於默認路由(華為設備默認靜態路由優先級為60,默認路由為60,需調整優先級)。
---
#### **二、策略路由導致內網不通的原因**
1. **策略路由覆蓋內網流量**
- ACL 3000 匹配所有來自 `192.168.110.0/24` 的流量(包括內網通信),強製其下一跳為 `192.168.8.1`。
- 若路由器2未配置回指其他內網VLAN的路由(如 `192.168.1.0/24`、`192.168.2.0/24` 等),會導致內網流量被丟棄。
2. **路由器2缺少回程路由**
- 路由器2需知道如何返回其他內網VLAN的流量。例如,若內網有 `192.168.1.0/24`、`192.168.2.0/24` 等子網,需在路由器2上添加靜態路由:
```plaintext
ip route-static 192.168.0.0 255.255.0.0 192.168.8.2 # 假設主交換機VLAN7接口IP為192.168.8.2
```
---
### **三、完整解決方案**
#### **步驟1:修複靜態路由 `<Inactive>` 問題**
1. **確認物理鏈路和VLAN配置**
- 檢查主交換機G24口是否加入 `VLAN7`,並配置IP `192.168.8.2`。
- 確認路由器2的接口IP為 `192.168.8.1`,子網掩碼一致(如 `/24`)。
2. **調整靜態路由優先級**
- 在靜態路由中指定更高優先級(更小數值),確保其優於默認路由:
```plaintext
ip route-static 192.168.110.0 255.255.255.0 192.168.8.1 preference 50
```
#### **步驟2:修複策略路由導致內網不通的問題**
1. **修改ACL,僅匹配外網流量**
- 調整ACL 3000,僅匹配目標為外網的流量(例如目標IP為公網地址):
```plaintext
acl number 3000
rule 5 permit ip source 192.168.110.0 0.0.0.255 destination 0.0.0.0 0.0.0.0
quit
```
- **解釋**:僅將目標為外網(`0.0.0.0/0`)的流量引導至路由器2,內網流量仍按正常路由轉發。
2. **在路由器2上添加回程路由**
- 配置路由器2,使其能返回其他內網VLAN的流量:
```plaintext
ip route-static 192.168.0.0 255.255.0.0 192.168.8.2 # 覆蓋所有內網子網
```
3. **檢查防火牆/NAT配置**
- 確認路由器2的NAT和防火牆允許內網流量轉發。例如:
```plaintext
# 允許內網到內網的轉發(如需)
firewall packet-filter default permit
```
---
#### **步驟3:驗證配置**
1. **檢查路由表狀態**
- 在主交換機執行 `display ip routing-table`,確認 `192.168.110.0/24` 的靜態路由狀態為 `<Active>`。
2. **測試外網與內網連通性**
- 從VLAN110的客戶端訪問外網(如 `ping 8.8.8.8`)和其他內網VLAN(如 `ping 192.168.1.1`)。
---
### **四、最終配置示例**
```plaintext
# 主交換機5100配置
interface Vlan-interface7
ip address 192.168.8.2 255.255.255.0
#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7.1
ip route-static 192.168.110.0 255.255.255.0 192.168.8.1 preference 50 # 調整優先級
#
acl number 3000
rule 5 permit ip source 192.168.110.0 0.0.0.255 destination 0.0.0.0 0.0.0.0
#
policy-based-route PBR_VLAN110 permit node 10
if-match acl 3000
apply next-hop 192.168.8.1
#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10
ip policy-based-route PBR_VLAN110
```
```plaintext
# 路由器2(ER5200)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 連接主交換機的接口
ip address 192.168.8.1 255.255.255.0
#
ip route-static 192.168.0.0 255.255.0.0 192.168.8.2 # 回指所有內網子網
#
# 配置NAT和防火牆(示例)
acl number 2000
rule 5 permit source 192.168.110.0 0.0.0.255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 外網接口
nat outbound 2000
```
---
### **五、總結**
- **靜態路由 `<Inactive>`**:因下一跳不可達或路由優先級衝突,需檢查鏈路和調整優先級。
- **策略路由導致內網不通**:因ACL匹配了全部流量,需限製僅匹配外網目標,並確保路由器2有回程路由。
- **最終效果**:VLAN110的外網流量通過路由器2,內網流量仍通過主交換機原有路由,實現負載均衡與故障隔離。
(0)
暫無評論
親~登錄後才可以操作哦!
確定你的郵箱還未認證,請認證郵箱或綁定手機後進行當前操作
舉報
×
侵犯我的權益
×
侵犯了我企業的權益
×
抄襲了我的內容
×
原文鏈接或出處
誹謗我
×
對根叔社區有害的內容
×
不規範轉載
×
舉報說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