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1 和 SW2 組成 M-LAG 係統,並配置 M-LAG 虛擬 IP,SW3 無法 ping 通 SW2 的 虛擬 IP 192.168.1.253。
經抓包發現,當 ping 192.168.1.253 時,如果 HASH 到 SW1,則不通;如果 HASH 到 SW2,則能通。該問題如何解決,是否為 HCL 問題?
[SW 1-Vsi-interface10]dis th
interface Vsi-interface10
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port m-lag virtual-ip 192.168.1.252 255.255.255.0 active
mac-address 0001-0001-0001
distributed-gateway local
#
[SW 2-Vsi-interface10]dis th
#
interface Vsi-interface10
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port m-lag virtual-ip 192.168.1.253 255.255.255.0 active
mac-address 0001-0001-0001
distributed-gateway local
#
(0)
最佳答案
經過抓包發現,發現以下信息:
1、SW3 ping 192.168.1.253,從 GE 1/0/1 接口發送 ICMP 報文(ICMP 報文的二層以太網報頭源 MAC 為 3-3-3,目的 MAC為 1-1-1)。
2、SW1 接收後,發現目的 MAC 為 1-1-1,為自身本地 MAC,於是解封裝三層報頭,發現目的 IP 地址是 192.168.1.253。由於本地沒有關於 192.168.1.253 的 ARP 表項,於是主動向所有接口 泛洪 ARP Request,請求 192.168.1.253 的 MAC(ARP Request 報文的二層以太網報頭源 MAC 為 1-1-1,目的MAC為全 F;ARP 報頭的 Sender MAC 和 Sender IP為 1-1-1 和 192.168.1.254,Target MAC 和 Target IP 為 全F 和 192.168.1.253)。
3、SW2 從 Peer-link 收到 ARP Request 後,未響應 Reply,導致 SW1 無法封裝二層報頭發送 ICMP 報文。
SW2 應該是因為 ARP Request 報文源 MAC 地址跟本地一樣,所以不進行回應。
那麼該場景中,SW1 應該要使用 192.168.1.252 並且要支持配置虛擬 MAC 來請求 192.168.1.253才對,可實驗發現 SW1 在請求 MAC 地址的時候隻會使用 192.168.1.254 地址,且 port m-lag virtual-ip 該命令在 VSI 接口下不支持配置虛擬 MAC 地址。
對於該問題應該如何解決?請各位大神解答!
(0)
本身就不通,現網也不通
(0)
那檢查下配置吧,這個虛擬IP就是為了建立鄰居用的。
如果不通的話,那這個命令 port m-lag virtual-ip,應該具體如何使用?
那檢查下配置吧,這個虛擬IP就是為了建立鄰居用的。
模擬器是支持m-lag功能的,檢查下配置吧
(0)
port m-lag virtual-ip,我查了手冊關於這個命令沒有其他前置命令,我重新描述了抓包現象,幫忙查看下,謝謝。
port m-lag virtual-ip,我查了手冊關於這個命令沒有其他前置命令,我重新描述了抓包現象,幫忙查看下,謝謝。
試下在兩端的peerlink聚合下敲這條命令:undo mac-address static source-check enable
(0)
我沒玩過分布式網關和虛擬IP一起使用的場景,虛擬IP一般是M-LAG接口和下聯設備建立動態路由鄰居用的。不過你VXLAN分布式網關貌似也少配了本地ARP代理和分布式動態ARP表項功能。
親~登錄後才可以操作哦!
確定你的郵箱還未認證,請認證郵箱或綁定手機後進行當前操作
舉報
×
侵犯我的權益
×
侵犯了我企業的權益
×
抄襲了我的內容
×
原文鏈接或出處
誹謗我
×
對根叔社區有害的內容
×
不規範轉載
×
舉報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