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user
上回我們講到
對象存儲使用元數據
實現數據的打標簽和快速檢索
那麼對象存儲在訪問方式上
又和傳統NAS存儲有什麼區別呢?
為什麼那麼多互聯網企業喜歡使用對象存儲呢?
且聽本回分解
我們知道
NAS存儲就像是一個局域網上的共享文件夾
它通過本地文件係統構建目錄
然後通過CIFS/NFS等協議
共享給局域網內的客戶端
這些客戶端可以是服務器,也可以是個人電腦
共享目錄就像是一個遠程文件夾
可以隨時訪問,往裏麵存取文件
我們熟悉的醫院PACS醫療影像存儲、
交通卡口圖片存儲都是這樣的使用方式
但他們的共同點是:
使用數據的客戶端都在局域網內部
如果訪問請求來自互聯網呢?
比如,我們想要把醫院的CT影像放到互聯網上
供所有的病人和醫生通過手機App查閱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搭建一個App的應用服務器
把每一個手機客戶端的訪問請求在本地處理
也就是把文件從NAS存儲上拿到
發給手機用戶
毫無疑問,這種方式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那麼,對象存儲是如何處理的呢?
和NAS不一樣,對象存儲支持通過
HTTP協議訪問
對,就是那個和互聯網形影不離的
“超文本傳輸協議”
它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請求-響應協議
通過HTTP協議訪問,意味著
互聯網上的任何客戶端都可以
直接訪問對象存儲
(文件數據不需要通過服務器)
這下可不得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客戶端拿到數據的速度大大加快
服務器的壓力也減少了!
對象存儲除了有HTTP絕招
還有另外一個大殺器
那就是S3訪問協議
S3是亞馬遜初創的
全稱是 Simple Storage Service
從名字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的特點
簡約但不簡單!
以下是最基礎的S3命令舉例:
這就像是一個對象存儲的說明書
什麼口令應該出什麼招式,一清二楚
使用對象存儲的應用拿到這個說明書後
就可以把文件的各種操作直接寫到編程語句中
比如什麼點擊從對象存儲獲取什麼圖片
那就是:
get XXXX(域名)/XXX.JPG(文件名)
這簡直就是程序員的福音
終於不用管什麼文件夾、路徑了
簡單粗暴就把什麼時候
應該怎麼處理文件給安排了!
對象存儲對應用和編程是如此友好啊!
現在,大家已經了解了對象存儲
在訪問方式上的兩大法寶:
HTTP互聯網訪問+S3簡單語句操作
它們可是對象存儲在
雲業務、App應用等場景下
大展神威的關鍵所在
恭喜你,又學習了對象存儲的一個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