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user
IDC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SDN市場猛增了75.4%;預計到2021年,全球SDN市場規模達將達137.6億美元。同網絡設備市場相比,SDN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
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已來臨,數字化轉型是滿足這一轉變可行的方案。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向數字化的過程中,ICT技術會扮演重要角色。IT部門不再僅僅是業務支撐與費用支出單元,而是會演進為麵向用戶的一種業務和業績產生部門。IT和網絡的重要性得到空前加強,技術與業務的融合也更加緊密。傳統網絡實現了設備間的連接,在麵對業務智能化方麵存在先天不足,這就需要對網絡進行變革,以使其能夠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SDN創新性提出軟件定義的解決方案,可以使網絡變的更加靈活智能,使網絡感知業務變化,並隨之進行動態調整,為企業業務的發展提供更好支撐。
SDN誕生於高校,最早用於實驗網絡研究,後逐漸被業界所接受並將其發展壯大。國際和國內的標準化組織推出了SDN標準與規範,廠商和用戶建立了相關的開源社區和產業聯盟,芯片廠商、傳統網絡廠商、軟件公司、初創公司和大型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等紛紛投入SDN開發與部署,SDN產業鏈初步建立。
SDN是一種理念,並非某種技術,它通過軟硬件分離的方式實現網絡可編程。當控製平麵從硬件解耦出來後,就具備了無限的想象空間。網絡設備被抽象為硬件轉發和管理控製,SDN控製器具備全網視圖,集中處理各項網絡業務。在軟硬件解耦後,開放開源得到了快速發展,更多廠商和用戶開始深度參與,網絡架構變革擁有了更大力量參與。
當SDN解耦硬件軟件後,網絡具備了開放的基礎,形成了硬件、操作係統和軟件三個水平的領域,而不再是三合一的垂直係統。網絡市場會變得更加開放,隨之而來的是商業模式的變化,但開放並不意味著免費,對用戶來講軟件和服務更加重要,需要廠商開發的商業化版本。SDN拉近了網絡與應用的距離,業務、軟件和硬件需要共同配合進行工作,方案細化後每個領域都有眾多廠商和服務商,任何一家獨立的廠商都無法提供一整套大而全的行業解決方案給用戶,合作比以往顯得更加重要。用戶最清楚自身業務,借助SDN控製器提供的可編程特性,可以隨時開發針對性業務解決方案,加快業務上線時間,而不是等待廠商接到需求後再進行開發。在技術選擇上,用戶更傾向於解決具體問題而不是選擇某種特定技術,SDN會與NFV、OpenStack和雲技術共同發展,在用戶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改造既有網絡,實現軟件定義網絡,網絡創新業務價值。
針對該市場的發展特征,IDC聯合H3C發布《新IT 新網絡:SDN助推數字化轉型新時代》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