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user
記得在2009年4月,H3C正式對外發布了其獨有的統一交換架構,向以太網為載體的業務網絡,存儲網絡,計算網絡的方向挺近。整個2009年,業界記住了S12500的硬件實體,眾多的行業客戶選擇了H3C的新一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在H3C眼中,新一代數據中心優勢是集標準化、虛擬化、一體化、智能化於一身。針對這四方麵的優勢,H3C的解決方案在經過2009年不同行業用戶的考量,又有了更深層次的升華。比如在虛擬化方麵,H3C力推IRF2(第二代智能彈性架構),更有力的實現服務器虛擬機資源的遷移;一體化方麵,應用優化、應用安全雙線齊發;智能化方麵,iMC智能管理中心在可控化,可視化,規範化等方麵實現端到端、基於業務的管理。
而標準化方麵是最能體現H3C統一交換架構優勢的方向,因為H3C新一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網絡基礎設施以“統一交換架構”為基礎,將傳統數據中心中的計算網絡、存儲網絡和數據網絡統一到基於100G以太網的高性能數據交換平台,充分利用高密度的萬兆以太網和融合增強型以太網,傳送數據中心內部的同步大流量、備份大流量、虛擬機遷移大流量等等,使得數據中心內部在交換層麵不再出現瓶頸,滿足新一代數據中心業務高效的需求。
H3C網絡安全產品線總工康亮表示,“不論是40G或100G,H3C的S12500都已經準備好,隻要標準確定隨時可以提供。”也就是說數據中心的前端訪問接口通常采用以太網進行互聯而成,構成了一張高速運轉的數據網絡,40G或100完全可以滿足新一代數據中心大流量的需求。而數據中心後端的存儲更多的是采用NAS、FC SAN等,服務器的並行計算則大多采用Infiniband,以及以太網不同的服務器之間存在操作係統和上層軟件異構、接口與數據格式不統一。
那麼融合網絡作為新一代數據中心的重要特性,H3C將會有怎樣的升華呢?康亮表示,“融合網絡的下一步是實現數據中心內部用以太網來取代FC網絡,這一過程H3C將會逐步推進。今年年中,H3C將推出基於FCoE標準的產品S5820,以實現數據中心內部的進一步融合,使得交換機向兩層架構演進更為容易,對於未來數據中心產品的部署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