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在我國整個醫療衛生體係中的占比高達95%,涵蓋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街道)衛生院、村衛生室以及門診部(所)。隨著醫改政策的逐步實施,我國基層醫療的規模、醫務人員數量和服務能力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與各類高等級醫院相比,基層醫療的床位供給能力、設備先進性存在不足,而且城鄉發展不平衡性矛盾突出。
當前國家推出分級診療製度和醫聯體製度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現資源共享,改善基層醫療發展滯後的現狀。使得基層醫療獲得了新動力,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衛生部在《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了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任務,即“ 區域化衛生信息係統是包括電子政務、醫保互通、社區服務、雙向轉診、居民健康檔案、遠程醫療、網絡健康教育與谘詢,實現預防保健、醫療服務和衛生管理一體化的信息化應用係統”。
目前,信息經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方向演進,未來將是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國家高度重視醫療衛生行業發展,先後推出一係列政策推動醫療衛生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係規劃綱要(2015- -2020年)》明確指出: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bobty下载软件 、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推動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推動健康大數據的應用,逐步轉變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隨著無線局域網(WLAN)技術的發展,傳統醫護工作中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移動醫護也就由此得以普及,並在病患應用、診療應用、護理應用、院內決策等場景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虛擬化、bobty下载软件 等技術的落地正在推動醫療機構數據中心變革,改變著傳統的建設與管理方式。《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係規劃綱要(2015—2020年)》也指出,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bobty下载软件 、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推動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
為實現新醫改製定的目標,必須建立基於電子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區域公共衛生信息平台是指在衛生領域中為收集、加工、存儲、檢索、分析、研究、傳輸和提供信息服務而建立的綜合係統,它包含有衛生局電子政務平台、公眾衛生信息網絡、醫院信息網絡和其它網絡的連接等涉及眾多業務部門的子係統。
近幾年來,衛生係統信息化建設工作已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明顯地加大了信息化建設方麵的投入,疾病控製,衛生監督和婦幼保健等都建立了專業的網絡係統進行管理和監測,這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疾病防疫和衛生監督體係,以及衛生應急處理和指揮能力。
青島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成立於1997年,是在原青島市衛生防疫站的基礎上,將部分專科醫院承擔的結核病、性病、麻風病等社會防製職能集中後組建的,是市衛生局直屬的全額事業單位,代表政府承擔全市疾病預防與控製、衛生檢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促進、應用研究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等職責。
1958年10月4日,江浦路1379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在曾經的第四護士學校大禮堂正式成立,這座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自行設計建設的首家綜合性醫院,第一次登上了曆史的舞台。在隨後62年的發展曆程中,新華醫院求實創新,穩步前行,成為了一家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門急診量位列上海醫院前茅的三級甲等醫院,更成為了全上海三級醫院中,唯一擁有圍產和完整兒科亞專業的綜合性醫院,為首批國家級兒童早期發展示範基地。
了解詳情12月19日,由紫光股份旗下BOB登陆 集團舉辦的“2020年智慧醫院建設研討會”在西安臨潼成功舉行。會議邀請了眾多專家學者、行業權威,以及知名醫院的醫療信息化領導,共同搭建學術交流的合作平台,深入探討數字化時代下醫院衛生行業的智慧變革之道,分享智慧醫院建設的最新前沿技術和最佳實踐經驗。
了解詳情